皇臣轶事 第11章 威仪

作者:作家零鸱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9:21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第四十一章天籁之乐

十二铜人手中分别执着琴、筑、竽、笙......等各种乐器,远远看去,如同活人一般栩栩如生。然而更为奇妙的是,席下有两根铜管,分别与座中十二金人相通。其中一根铜管,中空,形如喇叭,仿佛在静静等待着奏响那激昂的旋律;另一根铜管,里面引出一条如小指般粗细的丝绳,宛如神秘的纽带,连接着这神奇的音乐世界。

倘使一人吹空管,一人拉绳时,奇妙的景象便出现了。只见座上十二铜人手中的琴瑟竿筑,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一齐发出声音,奏出铿锵和谐的乐曲。金人所奏乐曲,乃是郑卫之声,轻靡柔和,如潺潺流水,婉转悠扬;又如袅袅清风,轻柔拂面,相较秦地原来击瓮叩缶,弹筝博髀,歌呼呜呜的音乐,大放异彩、独具特色,别具一格。金人所奏乐曲,和真人所奏乐曲情同手足,却又别有一种风味,那是一种融合了技艺与奇幻的美妙,是始皇帝最喜欢听的一种音乐。

宫中有数十美女,她们身姿婀娜,娉娉袅袅,依歌而舞,宛如仙子下凡。那灵动的舞步,仿佛是在与音乐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环珮叮咚,如同清脆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仙袂飘飘,似彩云在风中轻盈流转;清香浮动,仿佛将整个宫殿都笼罩在一片如梦如幻的芬芳之中。美人边舞边唱,颂祝圣德之歌。那悠扬的歌声与美妙的音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让秦始皇沉醉其中,享受着这独属于他的辉煌与荣耀。

第四十二章荒诞与悲哀

巍峨壮丽却又透着几分压抑的秦宫之中,一场看似盛大无比的歌舞盛宴正在上演。然而,这表面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荒诞与悲哀,宛如一幅讽刺至极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徐徐展开。

殿内,丝竹声悠扬,歌女们身着华服,妆容精致,舞姿婀娜。她们轻启朱唇,口吐莲花唱起《歌辞》:

“圣法初兴,清理疆内,

外诛暴强。武威旁畅,

振动四极,擒灭六王。

阐并天下,灾害绝息,

永偃我兵。皇帝明德,

经理宇内,视听不怠。

堕坏城廓,决通川防。

夷去险胆。地势既定,

黎庶无徭,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

事各有序。群臣诵烈,

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注:《歌辞》是秦始皇二十九年登山东烟台附近中海的之罘山,以及登渤海上的褐石山时,刻在石碑上纪念秦功的颂词)

那声音,婉转清脆,仿佛能穿透云霄,可细细听来,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像是被强行编排好的谎言,在空气中飘荡。

这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词句,和宫外杀气腾腾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些歌女口里唱的,是统治者想要听到的赞美之词,又怎会是她们心底的真实的想法?然而,在这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残酷的皇权之下,她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不得不强颜欢笑,用虚假的笑容和歌声去应景讴歌。

歌舞已毕,自李斯以下,各侍臣、乐工、舞女们,齐刷刷地趴在地上,如同训练有素的机器一般,整齐而机械地高呼:“圣皇万岁!”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殿宇的束缚。

第四十三章威仪

殿内人声鼎沸,趴在地上行跪拜礼,山呼万岁。站在大殿门前守卫的侍卫们,听到殿内的呼声,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们立即五体投地,高呼:“圣皇万岁!”仿佛这是他们生命中最神圣的时刻。紧接着,山呼万岁的声音如同波涛汹涌,此起彼伏。

宫内宦官、官女听到大宫里传出的万岁之声,也连忙应和着山呼起来。平日里他们在宫中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自己的主子,此刻更是不敢有丝毫的差错。那一声声“万岁”,在宫殿的回廊中不断回响。

万岁之声传到宫外,咸阳满城臣民不论正在做什么紧要事情,都得马上停下,立即趴在地上,应和宫内,山呼万岁。

于是,顷刻之间,举国上下,仿佛被按下了共享键,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疯狂的崇拜之中。除了那些忙碌于生计的百姓;还有为了生活奔波的工匠;以及那些怀揣着梦想的学子,都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低下了头,弯下了腰。高声齐呼“圣皇万岁”!

高呼声此起彼伏,震天动地。

这种极具仪式感的“万岁”之举,最初本是宋王偃所兴起。在那久远的传说中,宋王偃在位之时,国中有人向朱王报告说:“有一只小鸟雀竟生出了一只大鹏。”这一奇异之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宋王偃听闻后,心中大为震动,遂令史官进行占卜以测吉凶。那史官一番焚香祷祝、摆弄龟甲之后,郑重地宣告:此乃大吉之兆,小而生巨,必霸天下。这一番言辞,恰似一阵春风,吹进了宋王偃本就野心勃勃的心田。他顿时喜上眉梢,仿佛已然看到了自己称霸天下的宏伟蓝图。

第四十四章开国愿景

于是,王偃果断起兵,锋芒直指滕国。战场上,硝烟弥漫,宋军士气高昂,势如破竹,滕国在宋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覆灭。此后,宋王偃的野心愈发膨胀,他又挥师南下,在那刀光剑影之中纵横驰骋。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接连拿下齐楚魏等强国,取地百里。一时间,宋国威名远扬。

此时的王偃,早已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愈加自信能够称霸天下。他常常在宫中作长夜之饮,宫廷之内,灯火通明,美酒佳肴摆满了宴席。而在这奢华的宴会上,王偃还别出心裁地要求宫中一人率先山呼万岁,那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朝堂之上的人见状,纷纷跟着高呼万岁,声音整齐划一,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忠诚与敬畏。朝堂之下的人又怎敢懈怠,也赶忙跟着山呼万岁,那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就连朝堂之外的人,也被这股强大的气势所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高呼起来。如此一呼百应,从宫内至宫外,整个宋国之内,国人没有敢不山呼万岁的。

时光流转,宋王偃首创的这种君王威仪,早早地就为始皇帝所向往。然而,在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为了收买人望,他深知韬晦之略的重要性,不敢贸然公开袭用这种彰显帝王权威的方式。

终于,在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嬴政便站在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上,俯瞰着这片广袤的大地,心中涌起无尽的豪情壮志。他自以为功盖三皇、五帝,于是取三皇的“皇”,采五帝的“帝”,精心编为自己的开国号。他怀揣着千秋万代、世代相传的美好愿景,希望二世三世乃至于千秋万世,都能将这大秦江山传之无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