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臣轶事 第12章 鼠事

作者:作家零鸱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9:21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第四十五章异常反态

从此,嬴政正式袭用了这种一人山呼万岁,举国闻声应和的威仪。那一声声“万岁”,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呼喊,更是一种象征着绝对权威的符号,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刻,始皇帝正端坐在那宏伟壮丽的金銮殿上,身姿挺拔如松,尽显帝王之尊。殿外,阳光洒在巍峨的宫墙之上,折射出一片金色的光辉。宫墙之外,举国上下那山呼万岁的声音,好似汹涌澎湃的潮水,又似排山倒海的雷霆,隐隐传来,在这寂静的宫殿中回荡,仿佛是整个大秦帝国在向他这位始皇帝致敬。

秦始皇微微眯起双眸,目光深邃而坚定,心中涌起一股春风得意之感。他仿佛看到了大秦帝国在自己的带领下,威震四海,千秋万代,永盛不衰。那股豪情壮志在他胸膛中熊熊燃烧。

然而,表面上那张鹰鼻脸却依旧不动声色,若冷冰霜,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今日,始皇帝心中有事,那原本对歌舞的浓厚兴致早已被抛诸脑后。此时,大殿之中,乐工们正弹奏着悠扬的乐曲,歌女们婉转啼唱,舞女们翩翩起舞,本是一幅美妙的宫廷乐景。然而一曲奏罢,始皇帝并未如往常一般,让乐工、歌女、舞女们另换新的歌舞来继续助兴。他挥挥手,示意这些人全都下去,那动作简洁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时间,这些平日里承欢侍宴的歌工舞女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她们裹起衣裙,动作轻盈而迅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粉粉相继退下。刹那间,整个大殿仿佛被抽走了生机一般,安然无声,如同死灰般沉寂。

第四十六章李斯交差

始皇帝正襟危坐,身姿纹丝不动,目光也不屑转动一下,用那种略带沙哑,却又略微透露出无限威严的声音缓缓问道:“丞相,这焚烧诗书简策,处斩儒生的事,进行得如何?”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李斯听闻此言,忙向前一步,躬身、伏地,跪奏说:“禀皇上,咸阳城内所有私人收藏的诗书简策,除医药类等专业书籍外,别的非专业类书籍已令京城禁卫连夜行动,仔细抄查搬尽。如今,那些书简正堆积在宫门外的广场上,等待接收大火的洗礼。只是这书简数量实在太多,堆积一起,宛如高峰。只怕要连烧数天,才能烧尽。”

“嗯”始皇帝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那声音虽然不大,却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满意。

李斯见状,心中暗喜,接着讨好地禀奏说:“陛下,那些饱读诗书,以古论今,虚言乱实,喜欢饶舌的读书人,也早已备好名册,命令京城禁卫按册抓捕,现已全部到案,共抓到四百六十余人,现在正绑在宫前的十二铜人之下,只等到午时三刻腰斩。”

李斯话音一出,秦始皇觉得这个数目于他心中所预期的,有显不足。于是,微微抬头,望着李斯,质疑地问道:“怎么只抓到四百六十余人?”。

李斯听闻此言,微微躬身,声音沉缓而感慨地道:“陛下,能够为百家邪说,披阅简策,饱读诗书,以惑乱为首的,也就四百六十余人,并没有遗漏需要抓捕之人。”

第四十七章斯悟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简洁明快,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尽显其办事的干练与睿智。

秦始皇仔细端详着李斯,只见他白净的脸上留有三绺胡须,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若隐若现。他的岁数和嬴政差不多,都过了不惑之年。比起始皇帝那鹰隼般的容貌、熊腰豺声的气势来说,李斯略为显得儒雅一些。他身上仿佛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

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人,出身平凡。年轻时候他在县里做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官,那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职位,却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

一天,李斯如往常一样去上厕所。昏暗的厕所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他不经意间看见,官署厕所中有群老鼠正在啃食粪便等不洁之物。而厕所中人犬往来频繁,那些老鼠也时常时被惊扰得东躲西藏,狼狈不堪。

又有一天,李斯偶然到官仓办事。只见官仓之中也有老鼠出没,但这里的环境却与厕所大不相同。官仓中粮食堆积如山,老鼠们在这相对富足的环境中,生活得似乎也更为自在。

目睹了这两场不同的“鼠事”,李斯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思绪。随性悟道:“人生就像这两种老鼠一样到处都有活动的足迹,然而,称心与否,舒适度如何,就看个人自己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去生活罢了。”这一悟,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黑暗,让他瞬间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第四十八章斯途

从此,李斯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四处寻访名师,最终师从荀卿,发愤学习帝王之术。在那艰苦的求学之路上,他日夜苦读,不断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终于学有所成。

学成之后,李斯开始审视天下局势。他敏锐地察觉到,六国都弱,不足以成大事。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一路向西,准备投奔于强秦。

初到秦国,李斯起先在秦相吕不韦门下做幕僚。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智慧,逐渐崭露头角。后来,更是得到秦王的赏识,被拜为客卿。

那时候,李斯还没有居高位,经常和那些从六国来秦游学的读书人来往,他们时常聚在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学问,彼此之间混得十分熟悉。

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与碰撞中,李斯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念,为日后在秦国的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斯的人生,就如同他那深刻的“鼠悟”一般,从一个平凡的小官,开始一步步慢慢走向了秦国的权力核心,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李斯早年投身于荀子门下,潜心研习学问。他深受法家思想熏陶,坚定地主张严刑峻法,力主施行高度集中统一的治国方法。在当时的学术舞台上,诸子百家争鸣:孔孟的仁爱之学、老庄的无为之道、墨子的兼爱非攻以及公孙的以辨为刃......各家学说,都有很多追捧者。而李斯所秉持的法家理念,与这些主流学派的学术见解却大不相同甚至恰恰相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