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历史:从玄武门对掏开始 第66章 获封平乡伯

作者:糖卿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4 07:34:3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王承恩伏在地上,双眸早已湿润。

他太久,太久没见过陛下如此真情流露了。

崇祯此刻在他的面前,如同一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小娘子”一般。

王承恩哭了,他哽咽道:“皇爷,请您务必保重龙体啊!”

崇祯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情。

他再次拿起那份密报,想从那字迹间找到那个素未谋面的“知己”。

不知道过了多久。

“传旨!”

崇祯恢复了过来,脸上重新换上了帝王的威严。

“平县团练首领江白,忠勇可嘉,体恤圣意,擢升其为平乡伯。

赏银百两,纻丝十表里,仍总理地方团练事宜,望其再接再厉,为朕分忧!”

“纻丝”指的是一种用苎麻纤维织造的高档面料。

质地挺括,透气性好,在明代是相当贵重的衣料。

可以把它理解为明代的高级官方制服布料。

“一表里”就是“面子布料 里子布料”各一段。

合起来刚好可以做一件或一套完整的,有里有面的衣服,比如袍子。

王承恩心中巨震。

由一个无爵位的守备虚衔,直接提升到伯爵!

这是何等的恩宠!

他知道,这份恩宠,不仅仅是因为那几百两剿匪银子。

更是因为那份知己之情。

“老奴遵旨!”

当这道旨意传出紫禁城时。

大明朝廷上下为之愕然。

无数道目光投向了北直隶那个小小的新生寨。

而与此同时。

新生寨木屋内,江白听着王大年激动地宣读着朝廷的封赏。

他露出了然的笑容。

“看来一切如自己想的那样顺利。”

他先是献银,让官府和朝廷注意到他。

然后不断地建功,扫除周边的流寇。

江白相信一定会有县衙的探子,或者是朝廷来人暗中观察他。

毕竟北直隶离京师太近了。

坐马车也就是两日路程,若骑快马也就一日。

“崇祯啊崇祯,你这知己的赏识,就是我以后最好的护身符了。

在这件‘忠臣’的外衣下,我将亲手埋葬你。

为了民族的延续,大明可亡,小小的崇祯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几个月后。

北直隶的局势,以新生寨为核心的江白势力。

在获得平乡伯爵位后,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期间,江白创立了江字营。

这一日,平县县衙内,江白正与王大年、赵铁柱、刘大锤等核心人员议事。

此时,县衙已经被江白的人掌控了。

周世龙跑了。

不是江白把他赶跑的,而是被一伙玩家流寇给吓跑的。

他们的人数远超之前轰天炮那个玩家所带的火枪队。

这伙流寇以为赶走了县老爷,自己就可以在平县肆无忌惮了。

可惜,他太不打江白放在眼里了。

江白没有花多少功夫,巧用计谋就灭了这伙流寇。

也算是对得起周世龙的上报之恩。

“营主,最新传来的消息,盘踞在顺德府一带的‘千面狐’,广平府的‘黑山雕’两股流寇,似有合并迹象。

其麾下流民,恐有数万之众,对我们虎视眈眈。”

王大年指着墙面上的地图,面带忧色。

刘大锤冷哼一声。

如今他已是江字营前营指挥使。

麾下千人皆是经历过多次战斗,装备了改良版火枪的老兵。

“来的好!正好让江字营的新兵再见见血。

营主,让俺去吧,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江白没有立刻表态。

“合的好!看似危机,实则是进一步获取朝廷信任,真乃天赐良机。”

江白心中想着,紧接着他看向王大年询问道:“给朝廷的奏报准备好了吗?”

“已按营主意思拟好。”

“嗯,派人送呈京师。”

江白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另外,通知江字营各部,加紧备战。

我们要打的,不是击溃战,而是歼灭战。

此战,不仅要胜,还要胜得漂亮。”

……

紫禁城,文华殿。

崇祯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各地请饷的奏疏堆积如山。

全部都是坏消息。

打了败仗不说,还不断要钱,要粮。

老子要能打,要你们何用!

就在这时,司礼监太监将江白的奏报呈了上来。

崇祯看完,紧锁的眉头总算稍稍舒展了一丝。

这个江白,不仅知朕心,还能为朕分忧!

“诸位爱卿!”

崇祯将奏报传示群臣,

“平乡伯江白奏报,顺德、广平流寇欲合兵犯境。

他愿主动请缨,为国剿灭贼寇。

但担心力薄,请予临时专断之权,诸位以为如何?”

奏报在内阁,六部大臣手中不断传阅。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

首辅周延儒率先出列,“陛下,平乡伯忠勇可嘉,然其爵位虽尊,职权仍限于平县团练。

若允其越境用兵,插手他府州县事务,恐生事端,希望陛下定夺。

还有,其部众乃一帮流民组成,能否抵挡数万流寇,尚不可知。

臣以为,可令其坚守本地,若流寇来犯,奋力击之即可。

若其主动出击,若败了恐动摇北直隶的防务。

若胜利,他部必会吞下其他势力,若其壮大,心生异心,将会对京师构成威胁。”

周延儒的话,代表了朝中大部分官员的看法。

他们不在乎江白能不能打胜仗。

一个不受控制的民间势力在京师附近崛起。

是他们绝不能容忍的。

兵部尚书陈新甲也附和道:“首辅所言极是!

镇压匪患之事,当由朝廷统筹,委派督师,调遣官兵方可。

若纵容地方团练,自行发展,若各地效仿,朝廷威仪何在?

军令如何统一,此例不可开啊!

望陛下三思而行!”

接着,几位言官也纷纷出列,引用历史典故,前车之鉴等。

将江白的请求上升到危害大明国本的高度。

崇祯的脸色再次变得难看无比。

若是能骂人,崇祯一定会挨个骂过去。

“草!一帮酒囊饭袋之辈,国难临头,还思你TM的教条经典,那些若有用,百姓为何会反?大明江山为何走到如今这一步。”

“朕TM的被你们这些迂腐之人,祸国殃民之辈害惨了!”

“如今,好不容易起来一个能打的,人家不仅不用朝廷给钱,给人。

还反过来给朝廷送钱,这打灯笼都难找的好事,你们还拦着。”

“想死是吧,想死朕不拦着,一个个都有能耐,去杀清兵去,去杀流寇去。

实在没个鸟性,那就一根白绫吊死得了,省的糟蹋大明粮食!”

“你们都不让朕做,朕偏要这么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