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诡道之南中七劫 第14章 龙湖争斗 七战孟获

作者:彭寅翁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4:2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蜀汉益州南中越嶲郡马湖县城的硝烟尚未散尽,青石板路上还残留着血污与断箭,可县衙大堂内的气氛却已恢复了几分肃穆。诸葛亮身着素色纶巾,外罩墨色鹤氅,手中白羽扇缓缓轻摇,扇面上的八卦纹路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他虽刚平定马湖县城,眉宇间却无半分松懈,锐利的目光穿透窗棂,落在城外那片烟波浩渺的龙马湖上——湖面水汽氤氲,如同一团化不开的迷雾,却藏着南中最棘手的威胁。

第一节怀柔释俘

“带高定妻小。”诸葛亮的声音打破了大堂的寂静,语调平静无波,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山间清泉,虽缓却能穿透岩石。

片刻后,堂外传来铁链拖地的“哗啦”声,两名兵士押着一彝族妇人缓步走入。那妇人约莫三十余岁,身着靛蓝麻布长裙,裙摆上绣着繁复的火焰纹样,虽发丝微乱,却挺直了脊背,怀中紧紧抱着两个孩童——大的不过七岁,小的尚在襁褓,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里满是警惕。她抬眼望向堂上的诸葛亮,非但没有丝毫惧色,反而眼底翻涌着蛮族特有的倔强,仿佛一头被逼至绝境却仍不肯低头的母豹。

诸葛亮放下羽扇,指尖轻轻叩击案几,温言道:“高定叛乱,勾结夷人,犯我大汉疆土,此罪本应株连九族。但本相深知,祸不及妻孥,尔等妇孺何辜?”

他话音刚落,那妇人突然昂首冷笑,声音清亮如铜铃:“诸葛丞相休要假仁假义!我丈夫虽败,可南中子弟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岂会惧你大汉兵马?孟获大王已在金龟岛重整旗鼓,早晚必率大军踏平马湖县,为我等高定部众报仇雪恨!”

诸葛亮闻言,非但不怒,反而抚掌轻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一个刚烈女子,不愧是南中豪杰之妻。也罢,本相今日便放你等归去,你且传话给孟获——大汉天子有好生之德,若他肯率部归顺,过往罪责一概不究;若执意顽抗,休怪我大汉铁骑踏平金龟岛!”

兵士解开妇人身上的铁链,她抱起孩子,深深看了诸葛亮一眼,转身大步走出大堂,背影决绝,没有半分留恋。

待妇人离去,马谡快步上前,拱手谏言:“丞相,高定乃叛乱主谋,其家属留之已是隐患,如今放归金龟岛,岂不是纵虎归山?孟获若得知我军虚实,定会加固防备啊!”

诸葛亮重新拿起白羽扇,缓缓摇动,目光望向窗外的远山:“幼常此言差矣。南中之地,多山多水,夷人世代在此聚居,若仅凭武力镇压,今日平了高定,明日还会有李定、王定,终究难绝后患。”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今释高定妻小,正是要向全南中彰显我大汉的气度与诚意,让夷人知晓,我军前来,非为屠戮,实为安抚。”

第二节金龟窥敌

翌日天刚蒙蒙亮,诸葛亮便带着赵云、王平、马谡等人来到龙马湖畔。湖边芦苇丛生,晨露沾湿了众人的衣袍,远处水鸟不时掠过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诸葛亮手持单筒望远镜(注:此处为武侠化设定,便于情节展开),向湖心望去——只见一座岛屿孤零零地矗立在湖面中央,形状酷似一只趴着的金龟,**朝向北岸,龟甲处地势高耸,四面皆是陡峭的崖壁,如刀削斧凿一般。岛上古木参天,苍松翠柏遮天蔽日,隐约可见木质寨墙沿着崖壁蜿蜒,高达两丈有余,寨墙上飘扬着一面黑色大旗,“孟”字用金线绣成,在风中猎猎作响,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气势。

“王平,你率无当飞军乘小舟前去探查,务必摸清岛上布防与登陆之处。”诸葛亮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王平吩咐道。

王平领命,即刻召集了二十名无当飞军——这些兵士皆是南中降兵改编而成,身着黑色皮甲,手持短刀与弩箭,水性极佳。他们乘上三艘不起眼的独木舟,悄无声息地划入湖中,如同三尾游鱼,很快便消失在水汽之中。

约莫一个时辰后,王平才带着兵士返回,身上沾了不少湖水,脸色凝重地禀报:“丞相,此岛果然凶险!岛周湖水最深可达数丈,暗流涌动,唯有北岸一处浅滩可以登陆,但孟获早已在那里布下重兵——不仅有两百余名弓箭手驻守,还挖了数道陷坑,埋上了尖刺;岛上寨墙更是坚固异常,皆是用巨木与青石垒成,外用藤蔓缠绕,寻常刀箭根本无法攻破。”

诸葛亮闻言,眉头微蹙,走到湖边蹲下,伸手拂过湖水,指尖冰凉。他凝望金龟岛良久,忽道:“孟获选此岛为据点,倒也有些眼光。四面环水,易守难攻,确实是个天然堡垒。但他忘了,困守孤岛,粮草辎重皆需从外运送,终非长久之计。”

赵云上前一步,拱手道:“丞相,依末将之见,不如派大军将金龟岛团团围住,断其粮道,待岛上粮草耗尽,孟获自会不战而降。”

“不可。”诸葛亮摇头,羽扇指向北方,“北边曹魏虎视眈眈,司马懿在雍凉一带驻军十万,随时可能南下;东吴也在荆州蠢蠢欲动。我军南征,务必速战速决,若在此地拖延日久,恐生变数。”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传我将令,即刻在湖畔安营扎寨,就地取材,砍伐竹木,打造战船与竹筏,三日之内,务必完成!三日后,我要亲自率军,踏平金龟岛!”

第三节血战龙湖

三日时光转瞬即逝。湖畔的空地上,百艘战船与竹筏整齐排列——战船皆是用巨木打造,船身涂着桐油,船头装有铁制撞角;竹筏则由数十根粗竹捆绑而成,上面铺着木板,可容十余名兵士站立。蜀军将士个个身披铠甲,手持兵刃,眼神中透着一股昂扬的斗志。

诸葛亮身披亮银铠甲,腰悬青釭剑,登上指挥船。他站在船头,白羽扇一挥,高声点将:“廖化听令!你率五十艘竹筏为先锋,直取金龟岛北滩,务必撕开敌军防线,为大军登陆扫清障碍!”

“末将遵令!”廖化手持长刀,翻身跳上先锋船,高声喝道:“先锋营,随我冲!”

“关兴、张苞听令!你二人各领二十艘战船,分别进攻岛屿左右两翼,牵制敌军兵力,不可让其支援北滩!”

“得令!”关兴手提青龙刀,张苞握着丈八蛇矛,二人齐声应和,各自率军驶向两翼。

“赵云、魏延听令!你二人率剩余战船压阵,随时准备支援各路兵马!”

“遵令!”赵云银枪在手,魏延手持血刃刀,皆是一脸肃容。

最后,诸葛亮看向王平:“王平,你率无当飞军,乘小舟潜游至岛下,寻找机会破坏寨墙,扰乱敌军后方!”

“末将明白!”王平领命,即刻带着无当飞军消失在战船之后。

“擂鼓!进军!”诸葛亮一声令下,战鼓“咚咚”作响,震得湖面都微微颤抖。蜀军船队如离弦之箭,乘风破浪,直扑金龟岛。

起初,进军十分顺利。廖化率领的先锋船队很快便接近了北滩,眼看就要登陆,忽听岛上传来一声尖锐的牛角号响——“呜——呜——”

号声未落,岛上寨墙后突然站起数百名夷兵,他们手持长弓,箭簇上绑着五颜六色的羽毛。“放箭!”随着一声大喝,箭矢如飞蝗般倾泻而下!

这些羽毛箭与寻常箭矢截然不同——箭杆用坚韧的芦苇制成,箭簇锋利无比,绑着的羽毛不仅让箭矢飞得更远,还能稳定方向,准头极佳。蜀军兵士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水,鲜血染红了湖面,原本清澈的湖水瞬间变得浑浊不堪。

“小心!这是夷人特制的羽毛箭!射程远,准头高!”廖化大喝一声,手中长刀舞动如轮,格挡着飞来的箭矢,火星在刀身上四溅。但箭矢实在太多,即便他武艺高强,仍有几支箭穿透了盾牌,射中了身旁的兵士。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就在蜀军忙着躲避箭矢时,湖面突然泛起一阵涟漪,数十名夷兵悄无声息地从水中钻出,他们浑身赤裸,只在腰间围着一块麻布,口中衔着短刀,手脚上绑着特制的蹼,游动起来如游鱼般敏捷。他们潜入蜀军船底,手中短刀狠狠凿向船板,“砰砰”声不绝于耳。

“不好!船要沉了!”一名兵士惊呼道,话音刚落,船板便被凿穿一个大洞,湖水汹涌而入,战船开始倾斜。

慌乱之中,湖心突然涌出数十艘藤甲筏——这些竹筏上覆盖着厚厚的藤甲,防水又坚固,数十名身着藤甲的夷兵站在上面,手持长刀与斧头,如履平地般向蜀军船队冲来。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面如重枣,眼似铜铃,手持双斧,正是孟获的弟弟孟尤。

“蜀汉鼠辈,竟敢来犯我金龟岛!今日便让你们葬身龙湖!”孟尤大喝一声,双斧挥舞,一斧便将一艘蜀军战船的船桨劈断,随即纵身一跃,跳上廖化的战船,双斧直取廖化头颅。

“休得猖狂!”张苞见状,怒喝一声,手持丈八蛇矛,驾着战船直冲而来。他纵身一跃,落在孟尤身后,蛇矛如毒蛇出洞,刺向孟尤后心。孟尤急忙回身,双斧格挡,“铛”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巨大的冲击力震得战船摇晃不已,险些倾覆。

关兴见张苞与孟尤缠斗,急忙驾船前来相助。他手提青龙刀,纵身跳上孟尤的藤甲筏,一刀劈向孟尤肩膀。不料,水下突然窜出三名夷兵,他们抓住关兴的双脚,用力向水中拖拽。

“二哥小心!”张苞见状,急忙放弃孟尤,蛇矛回身一刺,正中一名夷兵的胸膛,鲜血瞬间染红了水面。另两名夷兵见状,非但不逃,反而更加用力地拖拽关兴,眼看关兴就要被拖入水中。

危急时刻,赵云率军赶到。他手持银枪,纵身跃起,枪尖如流星赶月,刺穿了两名夷兵的喉咙。关兴趁机挣脱,翻身跳回自己的战船,惊魂未定地擦了擦脸上的湖水。

魏延也率军冲了上来,手中血刃刀狂劈滥砍,夷兵纷纷倒地。但蜀军大多是北方将士,不习水性,在摇晃的战船上难以发挥出全部实力,往往刚站稳脚跟,就被夷兵趁势偷袭。反观夷兵,在水中如蛟龙戏水,时隐时现,一会儿从船底凿洞,一会儿从水中突袭,防不胜防。

诸葛亮在指挥船上看得真切,他见蜀军伤亡越来越大,战船一艘接一艘地沉没,知道今日强攻难以取胜。他眉头紧锁,咬牙道:“鸣金!收兵!”

“铛——铛——铛——”清脆的收兵锣声响起,蜀军将士如蒙大赦,纷纷驾着剩余的战船与竹筏,狼狈地向岸边撤退。

第四节败退马湖

收兵令下,蜀军慌忙后撤,可夷兵却不肯罢休,他们乘胜追击,孟尤率领藤甲兵驾着藤甲筏,紧追不舍,手中双斧不断劈向蜀军战船;水下的夷兵也趁机大肆凿船,又有多艘战船被凿沉,兵士纷纷落水,惨叫声与呼救声不绝于耳。

赵云手持银枪,站在一艘战船上,银枪舞动如梨花,将飞来的箭矢一一挡开,同时指挥兵士护住几艘满载伤员的战船,缓缓向后撤退。魏延则手持血刃刀,站在船队后方,狂劈滥砍,逼退追来的夷兵,刀光闪过,夷兵的头颅纷纷落地,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

王平率领的无当飞军也从水下冒出,他们放出特制的毒镖——镖头涂有南中特有的毒草汁液,一旦射中,片刻便会浑身麻痹。毒镖射向追来的夷兵,不少夷兵中镖后倒地不起,暂时阻挡了敌军的攻势,为蜀军撤退争取了时间。

半个时辰后,蜀军终于退回了马湖县城。清点人数时,众将皆面色惨白——此战蜀军溺死者三百余人,伤者五百余,战船损失了大半,原本昂扬的士气瞬间跌入谷底。

县衙大堂内,众将齐聚,个个垂头丧气,沉默不语。张苞猛地将丈八蛇矛往地上一戳,怒声道:“这些南蛮水鬼实在可恶!仗着水性好,在水里偷袭算什么英雄!若在陆地上,我定要将孟尤那厮的脑袋拧下来,以泄我军之愤!”

关兴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三弟,话虽如此,可南人世代生活在水边,水性确实非我等北方将士所能及。今日之战,若非赵老将军与魏将军断后,我军损失恐怕还要更大。”

众人纷纷附和,语气中满是沮丧。唯独诸葛亮,依旧从容如常,他坐在主位上,手中白羽扇轻轻摇动,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诸位不必沮丧,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韩信背水一战,也曾身陷绝境,最终却反败为胜。今日我军虽败,却也并非毫无收获——此战让我看清了孟获的依仗,也摸清了夷兵的战法。”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南中地图前,羽扇指向龙马湖中的金龟岛,缓缓道:“孟获倚仗者,不过三样:一为夷兵水性精熟,能在水中潜行偷袭,如蛟龙般难以捉摸;二为藤甲坚固防水,寻常刀箭难以穿透,无论是藤甲兵还是藤甲筏,都能在水上占据优势;三为金龟岛地势险要,四面环水,崖壁陡峭,易守难攻,限制了我军陆上猛将的发挥。”

马谡上前一步,拱手道:“丞相所言极是,可我军将士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即便知晓孟获的依仗,也难以破解啊。不知丞相可有良策?”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天地造化,相生相克。既有藤甲,必有破甲之法;既善水性,必有制水之策。诸位稍安勿躁,我已有初步计策,只需再完善一二,便可破敌。”

众将闻言,纷纷抬头,眼中露出期待之色。诸葛亮摆了摆手:“诸位先下去休整吧,养好精神,待时机成熟,我自会召集大家商议破敌之策。”

夜幕降临,马湖县城渐渐安静下来,唯有县衙书房内,烛火依旧通明。诸葛亮独坐案前,案上铺着详细的金龟岛地形图,旁边放着几支从战场上缴获的羽毛箭和一具破损的藤甲。他手持白羽扇,轻轻敲击着案几,目光深邃地望着地图,口中喃喃自语:“水战...藤甲...羽毛箭...孟获啊孟获,你以为凭这些就能挡住我大汉铁骑吗?”

忽然,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羽扇猛地一停:“藤甲虽防水,却怕火攻;夷兵虽善水,却怕烟火呛熏。看来,要破金龟岛,须得用火攻了。”

他拿起毛笔,在纸上快速勾勒起来,片刻后,一幅火攻金龟岛的计策便跃然纸上。烛火摇曳,映照在他从容的脸上,仿佛已经看到了孟获兵败投降的场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