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这个崇祯要当暴君! 第5章 江山论

作者:云卷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4:26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孙承宗!

孙承宗是明末为数不多的真正堪称国之栋梁的人物。他是那些有能力、有气节的文官集团的典范。

孙承宗最杰出的贡献是接手辽东危局后,构建了一条坚固的、依城固守、逐步推进的战略防线——关宁锦防线。这条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配以众多堡垒,形成了有效的纵深防御体系,成功抵挡住了后金的攻势,为明朝续命数十年。

他提出了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务实方针,解决了当时征兵、筹饷、后勤等一系列难题,极大地稳固了防务。

在他经营辽东期间,明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并逐步向西推进,收复了大凌河、右屯等四百余里疆土。

谈到崇祯朝,孙承宗绝对是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正面人物。

“承恩!”朱由检唤道。

“奴婢在。”王承恩第一时间应道,进入仁智殿。

“拟朕的旨意,传唤孙承宗回京。”朱由检道。

“万岁爷,还是直发中旨吗?”王承恩问道。

“对!”

“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当即回道。

除了孙承宗外,其余内阁人选朱由检尚且不好决断,不过当前也不急,先召回孙承宗后,也听听孙承宗的建议。

……

翌日,

天光大明,

一夜都未睡的朱由检打算回乾清宫补觉。

而这时,王承恩来报,“万岁爷,先皇后派来人,说是先皇后想请万岁爷去一趟。”

听到自己的便宜嫂子要见自己,朱由检当即道,“摆架仁寿殿。”

明代仁寿殿位于紫禁城西路,毗邻武英殿,为太后、太妃养老之所,他便宜哥天启帝驾崩后,按照礼制,先皇后必然要住在仁寿殿。

很快,

朱由检的御驾到了仁寿殿,皇后张嫣出迎行礼,“见过陛下。”

张嫣如历史记载的一般,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皇嫂不必多礼。”朱由检忙道。

对于张嫣这位便宜皇嫂,朱由检很是尊敬,

她是明代贤后的典范。她身处昏君当朝、奸佞当道的黑暗时期,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坚守正道,竭力挽救王朝的命运。

在皇位传承的关键时刻,她沉着果断,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避免了更大的政治动荡,延续了明朝的国祚。

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丈夫昏庸,儿子夭折,自己虽贵为皇后却无力彻底扭转乾坤,她在李自成入宫后自缢殉国,以身明志,保持了皇后的尊严和气节,那时,她年仅38岁。

入了仁寿殿,张嫣让伺候的宫女、太监退下,整个仁寿殿就只剩下了朱由检和王承恩,

张嫣以眼神示意,朱由检道,“承恩忠心耿耿,朕相信承恩,皇嫂有话但说无妨。”

听到这话,王承恩瞬间红了眼眶,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他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如此信他。

张嫣微微颔首,“皇嫂听闻,你让魏忠贤杀了客氏?”

朱由检点头,“对。”

“魏忠贤权势极大,朝野之上党羽遍布,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机,万万不要冲动。”张嫣神色间尽是关切的担忧之色。

见皇嫂如此,朱由检回话,“不过一条老阉狗罢了,其权势本就依附于皇权,若不是他还有些用,朕当以雷霆手段将之镇杀。”

听到这话,张嫣不仅没有放心,反而担忧之色更重了几分,“陛下,为帝者并不易,不可冲动,意气用事,政治的妥协有些时候是必须的,帝王之道,陛下还需要用心学习。”

这一刻,张嫣心中充满了忧虑,她能敏锐的感觉到,皇帝似乎和先前不一样了。

而这样的变化,让张嫣有些不知是好是坏,但她所知的为君之道不该如此。

政治,是最难操弄的,如今的局势,并不该是强势的时候,合该隐忍才是。

朱由检看着自己这位便宜皇嫂如此的担忧,

沉默了片刻,朱由检的声音更显沉稳了几分道,“帝王之道,若以江山而论,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

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

皇嫂以为然否?”

这一段是后世影视剧中嘉靖皇帝的台词,朱由检直接搬来用了,其中平衡的艺术,他相信以张嫣的聪明可以听的明白。

而之所以要说这一段,朱由检就是让张嫣安心。

事实结果也证明,张嫣确实听懂了其中的帝王权术。

也正是因为听懂了,张嫣的神色由担忧变成了震惊,她属实没有想到,对于帝王权术,她这个皇弟居然有这么深的感悟,这……

欣慰至极的同时,张嫣忽然觉得这个皇弟有些陌生,先前还是信王时,这个皇弟并没有经历过帝王之术的教导,而且……表现也并不过于出彩。

是隐藏的太深,还是说……她的这位皇弟,和嘉靖帝一样,是天生的政治人物?!

张嫣不能决断,但她很高兴,因为在朱由检的身上,她看到了中兴大明的可能。

嗯……

只能说,对于当前的局势,张嫣的目光还是不够深远,中兴大明?何其艰难。

“吾相信陛下心有成竹,如此吾便安心了,陛下尽管放手去做吧。”张嫣这般道。

得到了张嫣的肯定,朱由检淡淡一笑,“嗯!”

又说了会儿话,朱由检从仁寿殿离开。

……

八月二十九,

明朝朝会三日一朝,每逢三、六、九日,皇帝都要上朝,上朝时间在晨时的5—7点。

是以这一日,朱由检早早的起床,在王承恩的伺候下穿衣洗漱。

今儿的朝会儿肯定是热闹至极,毕竟这两天,参魏忠贤的奏疏,堆满了御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