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氏的话音落下,魏忠贤沉默了片刻,想起了刚才仁智殿里那位皇帝陛下的煌煌帝威,魏忠贤做出了决断,“我的毒药你知道的,不会很疼的。”
客氏听到魏忠贤这般说,她知道魏忠贤不会放过她,今天必然是她的死期,“希望今日我的下场,不会是你的来日。”
魏忠贤的眸色沉了沉,这正是他所担心的,但他别无选择,没有回客氏的话,魏忠贤从怀中取出一瓶毒药,“需要我喂你吗?”
客氏无言,接过毒药,一饮而尽,药是好药,不过几个呼吸,客氏就吐血而亡。
看着客氏的尸体,魏忠贤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良久,
魏忠贤徐徐道,“来人。”
两名太监推门而入,其中一人捧着一个四方的木匣子,那是专门用来放客氏头颅的。
事情办妥当,魏忠贤亲自捧着木匣子入宫,觐见皇帝陛下。
仁智殿,
朱由检看着捧来客氏人头的魏忠贤,心中想着,看来魏忠贤这条狗尚且能用。
“魏忠贤,诛杀客氏可想过李代桃僵,用一具假尸糊弄糊弄朕?”
听到皇帝陛下这话,魏忠贤的瞳孔猛烈微颤,几乎匍匐在地,这位皇帝陛下安插了人秘密监视他?这一刻魏忠贤庆幸自己做出了对的选择,“老奴万不敢欺瞒陛下。”
朱由检安排了人监视?那自然没有,他才登基几天,手底下根本没有可用之人,哪来的人去监视魏忠贤,他这般一问,只是随意的唬一唬,但看魏忠贤的反应,这条阉狗还真动过这样的心思。
“行了,朕向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相信你不会欺瞒,也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行了你起来吧。”
魏忠贤知晓这是皇帝陛下的敲打,当即叩谢皇恩,小心翼翼的起身。
朱由检没有再说话,魏忠贤静静站着,仁智殿一时间再度寂静无声。
过了良久,朱由检不由幽幽的叹息一声,
魏忠贤要当一个合格的狗,依附于新帝,那么自然是在第一时间关切问道,“陛下何故叹息?”
朱由检接话道,“国库空虚,朕的内帑也所剩无几,朕这个皇帝当的穷啊!”
这话一出,魏忠贤秒懂,皇帝陛下这是想要钱,
这钱能不给吗?
那必然不能!不给钱,肯定就不是一条好狗。
这个时候,以魏忠贤的聪明程度,他自然明白,皇帝愿意留下他,那是因为他有用,他必须无条件的去为皇帝陛下办事,当好一条忠心耿耿的狗,一但他无用了,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杀死客氏只是敲门砖,只是一个态度。
搞钱,这才是重中之重。
魏忠贤当即应声,“万岁爷,您知晓的,老奴不识字,没有学问,但也知晓忠君体国四字,国家有难,百官当以身作则,为君分忧。”
听到魏忠贤这话,朱由检心中不由暗骂,好一条阉狗,不识字,没接受过教育,却能权倾朝野,果真是玲珑心思,
朝着百官下刀,一来听从他的命令为他搞钱,二来也是要向百官展示他这个皇帝对于他这条阉狗的态度,彰显一波自己的权势,稳定阉党一方的人心。
朱由检一言不发,平静的看着魏忠贤,
这让魏忠贤身躯微僵,他只觉得皇帝陛下的目光,似能把他整个人看穿,“陛下,老奴愿带头捐白银一百万两。”
魏忠贤丝毫不心疼,一百万两,对于他这个九千岁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能用一百万两去办这个差事,绝对是有利的。
看着魏忠贤眼都不眨的捐一百万两白银,朱由检的眸色沉了沉,这老阉狗是真有钱,他这个皇帝都远远不如。
朱由检记得,历史上魏忠贤倒台被抄家时,其家产丰厚至极,窖藏黄金约150万两(含金锭、金叶) 白银750万两,京城豪宅36处(含白家庄千岁府),地方良田18万亩,含玉带312条、夜明珠12颗、祖母绿佛首等,林林总总计算下来,其家产合计2300万两,能抵大明六年的中央财政总收入。
这老阉狗绝对是大肥肉,要不是留着这条老阉狗还有用,朱由检是真想吞了他。
朱由检声音稍显肃穆道,“这事朕就交给你办,但是,朕不希望看到党同伐异的事情,若有官员罪大恶极,朕自会处理,当然……冥顽不灵者,任由你处理,还有一点,这些钱要入朕的内帑。”
国库肯定是不能入国库的,一入了国库,经由户部一操作,那他的钱还能剩多少?他搞来的钱,必须他来支配。
听着皇帝陛下列出了政治红线,魏忠贤依旧是痛快的答应,“老奴自当遵从陛下旨意。”
朱由检脸色满意的点点头,“嗯,即日开始就去办吧,朕希望朕的内帑可以早日充盈起来。”
“老奴一定不负陛下期望。”魏忠贤信誓旦旦道。
朱由检平淡的“嗯”了一声。
魏忠贤恭恭敬敬的退出了仁智殿。
随着魏忠贤离开,朱由检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有魏忠贤搜刮钱财,短时间内,他这个皇帝是没必要受穷了。
钱的事情一时间不用担心了,人事上也该变动一番,内阁的人员是朱由检要着手的第一步。
不过,内阁人员处理问题上,首当其冲的还是魏忠贤。
如今的内阁成员都是魏忠贤的人,诛杀客氏,搜刮银两,这并未触及到这条老阉狗的核心利益,且看看触碰其核心利益的魏忠贤这一条老阉狗会是什么态度!?若不听话必然要以雷霆手段镇杀。
文官集团要有制衡,勋贵集团到了如今,根本没有制衡文官集团的能力来,还得依靠宦官集团。
只是,崇祯一朝,能堪大用的宦官几乎没有,或能力平庸、畏敌如虎,或贪权牟利、甚至变节降敌。
他的吊友王承恩可靠,但能力实在不足,不过镇杀魏忠贤后,还是得把王承恩尽量的扶持起来。
事情尚未到那个地步,朱由检也不再多想。
而关于入阁的人选,朱由检首先想到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