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化形,只好苟成一界之主 第29章 开窍

作者:一团软棉花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04 07:47:12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春去秋来,冬雪消融,清虚谷中的草木再次青翠茂盛。

张观阳终于采够一道草木清气,将之炼入道始窍中。

尔后,灵气入体,周天流转,筋骨振鸣如雷音,肉身被洗涤,杂质被排出,气质脱俗,再非凡人。

而是——

修仙者!

当晚,张观阳回到镇上,先将突破之事告知了母亲。

张秀雨听闻此消息,忍不住抱住儿子,喜极而泣。

紧跟着,他又去找到舅舅张云海。

张云海在见到张观阳时,都不用他开口,便是朗声大笑起来,眼中满是欣慰。

“好!好!好!我张家,终于又添了一位修仙者!观阳,舅父以你为傲啊!”

说罢,他一拍手,便要吩咐下手去准备宴席,大肆庆贺。

然张观阳却摇了摇头,“舅父,不可。”

张云海一愣:“为何?”

张观阳道,“原因有三。第一,孩儿才堪堪踏入炼气一层,修为未稳。第二,我虽以采气成功,能引气炼气,但却尚不会法术,宣扬出去,徒增笑柄。第三,如今族内正因修炼资源之事人心浮动,若此事过于张扬,只会引人妒忌,不利于家族和谐,所以,仅需该知晓的人知晓即可,不必声张。”

张云海闻言,略微沉默。

无论有什么其他因素,张家诞生第二名修仙者,都绝对是一件值得宣扬之事。

但既然外甥有自己的考量,做舅舅的,自然以他为先。

当即点点头,笑道,“好个沉稳的性子,不愧是你父亲的儿子,你既能如此想,为舅父分忧,我张家便更有希望了。”

……

第二天清晨,张观阳便再次回到清虚谷。

昨夜,他已与张云海商量过。

如今,张家的青禾灵稻、赤心灵稻成活率极高,且亩产也好,不必急着依赖灵雨术。

是以,不如先学两门攻伐之术,将来遇敌,也好自保。

而无论张云海还是张观阳,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都是控火诀和金光术。

显然是对张云寒当初人前显圣的画面记忆深刻。

于是,当天下午,在巩固完修为后,张观阳便开始翻看玉简,学习控火诀和金光术的基础篇章。

江越跟着他一起,也细细的看了遍。

“修仙者之所以能施展法术,靠的是自身小天地与外界大天地产生共振,而修士体内的灵气,便是点燃外界大天地的那一道火焰。”

在学习中,张观阳逐渐摸到门径。

“人体有三百六十五处窍穴,窍窍皆如阵眼,法诀运转时,窍穴共鸣,灵力形成特定的运行轨迹,如同法阵,而当人体小阵与天地灵气对应,便能将其引动,形成法术。

比如,水行法术,以玄泉,寒渊,玉衡等窍,沟通水脉,借势成术。

又比如,火行法术,以丹火,心焰,赤阳等窍,与天地火气共振。”

张观阳一边学习,一边实际操作。

与此同时,江越的意念,几乎全方位环绕着他,且四面八方的灵气,全被替换成界山灵脉所产,渗入张观阳的皮肤筋脉,观测着他体内灵气的流动,窍穴的震荡,以及天地的共鸣。

只见其体内灵力,由道始窍而出,循着煌阳窍,焚空窍,煦明窍的轨迹,缓缓运转,继而在他掌心凝出一缕赤芒,虽然忽明忽暗,而且严格来说,根本都算不上火焰,却让张观阳微喜。

“这便是法术?”

他低声喃喃了一句,复又继续尝试。

江越全神贯注,细细观察张观阳体内每一丝灵力的流转,每一处窍穴的勾连。

而根据他几十年来不懈学习阵道的初步演算,那些流转和勾连的轨迹,竟是在无形中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火阵图。

也正是这汇聚于张观阳掌心的火阵图,与外界的天地灵气产生了共振,继而产生了微弱的灵焰。

“果然,修士施法,不是直接以自身灵力凭空生术,而是以自身为阵,以窍穴为阵眼,以灵力为阵纹,共振天地火灵之气,火焰才会出现。”

张观阳的学习过程,印证了江越多年来的一些想法,令他不由有些激动。

他只是一座山,没有道始窍,没有三百六十五处窍穴,没有筋脉,没有经过功法凝练的灵力。

正常来说,他的确没办法施展法术。

可现在他明白了施法逻辑,心中那个大胆的念头,便再也按捺不住。

他是一座山!

如果把山转换为人体的话,那么界山灵脉便是道始窍中那道本源灵气,而它所衍生的天地灵气,便是属于界山的灵力。

若修士是小阵,是内天地成阵,是以人身为阵图,那么他完全可以以整座界山为阵图,走外天地成阵的路子。

界山的山体格局,山峰,河流,洞穴,竹林,峡谷,深潭,悬崖,便是他的窍穴。

他在山体上布阵,以山体格局为节点,以地形来代替灵力运转轨迹。

所能成,必然能引动整座界山范围内的浩瀚灵气。

其威能,绝不是区区修士施法所能比拟。

想到便做。

江越意念发散,瞬间笼罩整座界山。

尔后,开始模仿张观阳施展控火诀。

张观阳以煌阳,焚空,煦窍三窍为引,江越则以地底沉睡的火脉,烈日炙烤的崖壁,以及被雷火焚毁的焦林为节点,三点呼应,代替窍穴。

然而。

人身小阵,灵力一瞬流转。

而山体大阵,灵气奔涌缓慢,难以在短时间内同时达到节点处。

灵气无法合拢,勾连节点,那么便无法施法。

江越遇到难关,心中并未沮丧,而是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便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既然远的勾连不成,那就找近的。”

江越的意念再次笼罩山体。

然而,他很快发现,附近并没有合适的节点能够形成呼应。

顿了顿,他心念陡然一转。

“若是没有,那我便自己造!”

一念至此,江越忽觉豁然开朗。

人生来便有三百六十五处窍穴,但也只能有三百六十五处窍穴。

而自己却可以通过改造山体的方式,重塑格局,人工开辟出新的山窍。

想到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切。

即刻行动起来。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