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历史:从玄武门对掏开始 第79章 江白借通州生钱

作者:糖卿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4 07:34:3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平国公府,书房。

王大年将一本厚厚的账册轻轻放在江白案前,声音低沉:

“营主,各项开支已然核实。

新募三营兵卒的安家,衣甲,粮饷,天津卫启明星三艘新舰的木料,工费,加之向葡萄牙人收购硫磺,向江南订购的硝石……

林林总总,府库存银,至多只能支撑两个月了。

这还未算各地水利工坊的日常用度。”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银钱,如流水般花销,太快了。”

江白并未去看那账册,目光停留在身后那幅巨大的地图上。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通州的位置。

“大年,我们的钱袋子,不就一直安稳地放在这里吗?”

江白笑了,他的指尖,重重地点在通州之上。

王大年先是一怔,随即恍然,“主公是欲效仿往年,向京师百官劝捐?

此法子恐难奏效。

崇祯十二年,陛下便曾下诏助饷,应者寥寥,所得不过区区二十万两,杯水车薪,反倒惹得怨声载道。”

“彼一时,此一时也!”

江白转过身,眼神锐利,“当年崇祯劝捐,无刀无兵,空有名分。

如今,我手握雄兵,扼守漕运咽喉。

这捐,他们想捐得捐,不想捐,也得捐!”

江白取过一张早已备好的名单,递给王大年。

“如今孙奎的锦衣卫暗网是和你对接的。

你通知他,把名单上这些人,在通州仓库里囤了些什么货,价值几何,何时入库,何时提走?

给我查个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王大年接过名单,只见上面罗列着数十个名字,非富即贵。

而排在第一位的,赫然便是当朝国丈,嘉定伯周奎。

“查清之后,以本督师蓟、辽、昌、通等处军务的名义,给他们发函。”

“函中如何措辞?”王大年赶忙追问。

“就说,为国协饷,乃臣子本分。

本督师体谅诸位不易,不强求捐献。

只是如今通州至京师一线,闻有流寇余孽窥伺。

为保诸位家财平安,本督师欲增设三个营的护漕兵,专司剿匪安民。

这新增兵马的粮饷器械嘛。

就请诸位根据自家货物多寡,自愿认捐一下吧!”

江白顿了顿,补充道:“告诉他们,凡认捐者,可得我平国公府特制漕运平安旗一面。

到时候悬于船头货堆,可保其于北直隶境内,畅通无阻。”

王大年眼睛骤然一亮,赞叹道:“妙啊!营主!此乃阳谋!

不给钱,他们的货物便可能遭遇不测。

给了钱,不仅能保平安,还能得一面护身符。

进退之间,由不得他们选!”

“正是此理。”

江白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沫,“另外,告诉刘大锤,从明日起,把他手下那批刚换装燧发枪的新兵。

拉到通州码头上,实弹操演几天。

动静弄大些,让那些南来北往的商贾。

尤其是去提货的各家管事,掌柜们,都看个清楚、听个明白。”

江白之所以这么安排,是他想要让所有京师的权贵都清晰地认识到。

他们的富贵荣华,身家性命。

从此以后,不再仅仅取决于紫禁城里的崇祯。

更取决于通州码头上,那面猎猎作响的江字大旗。

以及旗下那支江字营新军。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

数日后,

通州码头上枪声阵阵,硝烟弥漫。

江字营士兵装填射击之迅捷,火力之凶猛,让围观者胆寒。

同时,第一批催捐函也已发出。

多数人仍在观望。

尤其是那位国丈周奎,更是置若罔闻,甚至放出话来:“老夫家业,乃陛下所赐,岂是武夫所能觊觎?”

消息传回,江白只是冷冷一笑。

“看来,光是护漕捐还不够分量,得给他们换个新花样,戴上忠君爱国的高帽子才行。”

江白随即抛出了第二套方案。

翌日,一道以平国公府和督师行辕联合名义的告示。

贴满了北直隶各州县,并迅速传抄至京师。

《为筹北伐、复辽土以安社稷告天下忠义士民书》

“盖闻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今清廷窃据我辽沈,屠戮我百姓,此诚国家之耻,臣子之痛也!

本督师受命于天,整军经武,誓师北伐,必欲犁庭扫穴,复我河山!

然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为纾国难,特设立北伐国债。

此债以平国公府信誉及未来收复之辽东盐、铁、田亩税收为担保。

面向海内忠君爱国之士募银。

债券分百两、千两、万两、十万两,四等。

印制精良,以为凭证。

待王师北定之日,即凭此券,于平国公府连本带利,加倍奉还!

救国如救火,盼我仁人志士,慷慨解囊,共襄盛举,名垂青史,在此一举!”

告示一出,京师哗然。

这国债之名,闻所未闻。

但平国公府担保,加倍奉还的字眼,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诱惑力。

紧接着,江白麾下那些经过培训,口才好的文官和使者们。

手持制作精美,盖有平国公府大印的债券。

开始上门推销了。

他们的首要目标,依然是那份名单上的权贵。

而重中之重,便是周奎府上。

登门的是一位姓杨的管事,态度谦恭,言辞却绵里藏针。

“伯爷,北伐大业,关乎社稷存亡。

国公爷深知伯爷乃国之柱石,忠义无双,特命在下送来这十万两面额的债券。”

杨管事将那张精美的债券轻轻推上前,“国公爷常说,他记得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如今前线将士性命牵动着国公爷的心情,也关系着京畿的安稳。

乃至宫中的安稳啊!”

话语轻柔,落在周奎耳中却不亚于惊雷。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暗示着如果他不出钱,不仅漕运上的货物难保,恐怕连他女儿周皇后在宫中的地位。

乃至他周家的安危,都会因眼下的局势微妙变化而受到影响。

没办法,这个周奎,连女儿周皇后的面都不给啊!

典型的周扒皮。

当年,崇祯为了筹集军饷,希望岳父大人能够充当表率。

可这厮脸皮太厚了。

周皇后亲自来求银,也只是拿出百两白银来打发。

他都如此了。

别的大臣会如何想?

本来就不想给,如今有你老丈人打头阵。

我们也意思意思得了!

可崇祯并不是江白。

江白可没有这些顾忌。

他有自己的军队,崇祯也不敢放出话说,江字营是大明的,是他崇祯的军队。

崇祯不傻。

他若说把话说成这般,万一江白撂挑子不干,带着部队跑了还好。

若闹不好给京师来一下,谁能受得了!

所以,崇祯压根不提这事。

只要江白能一直帮大明打大清,打农民军,打流寇。

我崇祯就给你地位,给你声誉,给你地盘。

那江白自然也不会跟崇祯客气。

“崇祯啊崇祯,谢谢哈,这份大礼我收到了,你放心,我会替你好好收拾那些顽固的抠门世家贵族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