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历史:从玄武门对掏开始 第64章 诉苦大会

作者:糖卿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4 07:34:3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当天晚上。

刘大锤就拿来了几个小包裹。

他当着江白的面一一打开。

里面除了些散碎银两,果然有几件异物。

一小包用油纸封得严严实实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颗粒。

还有几张画着复杂图形,标注着古怪符号。

最让江白瞳孔微缩的,是一小块银亮色的,质地均匀的金属锭。

江白拿起那块金属锭,嘴角终于勾起一抹胜利的笑容。

“击败同行,果然是积累资本最快的方式。”

“这些粗糙的火绳枪和图纸意义有限。

但这块高纯度金属,还有那几个工匠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新生寨的工业化之路,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新生寨这边全歼轰天炮火枪流寇消息不胫而走。

这一下。

周边百八十里都知道了有这么一支队伍。

而且他们的头领对流民非常好。

一时间,投奔这里的流民越来越多。

当然,若说他们是奔着寨子里面的食物来的,这一点还算靠谱些。

县城衙门也知道了江白胜利的消息。

他们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广而告之。

说江白一伙是义民,是打反贼的义军。

换抗战时期,就是良民。

为了彰显地方官府对其的支持和高度关注。

在师爷的安排下,县衙派出了官兵到新生寨进行慰问。

当县令周世龙看到寨子山坡上那些长势很好的庄稼后,很是吃惊。

连年的大旱加瘟疫,很多村庄十室九空。

哪里还会有多少农户去耕田啊?

如今,他不得不接受了现实。

第一次正式重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江守备你很了不起,你放心,本官定会上报朝堂,到时候天子高兴,说不定会重用于你!”

其实,周世龙这次过来是给江白报喜的。

崇祯封江白为地方上的守备。

也就是个虚职。

吓唬人罢了!

不过,好消息就是江白算是栓上了大明这艘破船。

他完全可以不这么做。

但,他有自己的计划,眼下实力太弱,借力打力才是上上之策。

至少地方官府不会镇压他,朝廷更不会派兵来剿他。

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的扩军,扩大地盘。

几日后。

一个夯土垒起的一座简易土台。

台上插着几支火把。

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人。

不仅仅有早期的那百十口人,更有后来陆续投奔,被安置在谷外新辟村落的上千流民。

今日,江白要举行一次诉苦大会。

这个大会在这段时间一直进行着。

原先的赵铁柱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可最近又来了很多流民。

江白必须要让他们先融入进来。

如何才能融入进来呢?

还有什么比敞开心扉,把自己的苦水倒出来要好呢?

上个世纪,那些可歌可泣的战士们,经常会聚集在一起搞诉苦大会。

特别是新兵入伍,基本上都会经历这些。

江白认为好的东西自然要吸取。

不仅要吸取这个的思想教育工作,还要做批评和自我批评。

今夜,注定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一夜。

一个刚从河南逃难而来的老汉,姓杨,正瘫坐在土台边,哭得几乎背过气去。

他断断续续地讲述着自家的遭遇。

黄河决堤,田地和房屋尽毁。

官府征敛却丝毫不减。

家中仅有的几斗粮种被衙役抢走。

老伴活活饿死,儿子因理论被污蔑以抗粮的罪名活活打死。

儿媳被路过的流寇掳去不知所踪。

他抱着三岁的孙女一路乞讨北上。

路上,连最后的小孙女也饿死在他怀里。

“俺就剩这把老骨头了,老天爷,你开开眼啊!”

杨老汉以头抢地,发出绝望的嘶嚎。

台下,啜泣声此起彼伏。

杨老汉的遭遇,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所有人记忆的闸门。

赵老根想起了自己被夺走的田地和不知所踪的儿子。

旁边一个妇人想起了被拉去修河工再也没回来的丈夫。

更多的人,想起了逃荒路上易子而食的惨剧。

想起了被流寇,被溃兵,甚至被穿着甲胄的兵痞,如同猪狗般驱赶屠戮的场景。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开始无意识地咒骂。

骂天,骂地,骂那些记不住名字的仇人。

就在这股情绪即将失控,江白走到了土台中央。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

所有的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他身上。

火光照耀下,江白的脸上没有太多的悲戚,反而很冷静。

“乡亲们!”

“杨老汉的苦,大家都听到了。”

江白的声音沉痛,“你们的苦,我也知道。”

他顿了顿,指向南方,那是京师的方向。

“我知道,很多人心里有怨,有恨,恨这世道不公,恨这苍天无眼!

甚至,有人会恨那紫禁城里那高高在上的帝王!”

最后两个字,他咬得稍重。

让台下所有人都是一凛,连啜泣声都停了。

在这个皇权至高无上的时代。

公开提及对皇帝的不满,极易引来杀身之祸。

人群中,一个看似普通,穿着与其他流民无异的中年汉子。

此时竖起了耳朵,偷偷观察着台上的江白。

他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麾下的一名锦衣卫暗探,代号“灰狼”。

奉命潜入这日益壮大的新生寨,探查虚实。

主要是江白所在的北直隶离京师并不是太远。

快马一日多点便可赶到。

此刻,那些暗探心中冷笑,终于要图穷匕见了么?

这江白,果然包藏祸心!

然而,江白话锋陡然一转。

“但是,我今天要告诉你们,我们错了,我们恨错了人!”

一句话,石破天惊。

连台上的刘大锤、王大年等人都愣住了。

更别提台下的民众和那位锦衣卫了。

江白的声音陡然拔高,“你们想想,圣上深居皇宫,他看得到黄河决堤吗?

他看得到你们家破人亡吗?

那些衙役如狼似虎,还有军官杀良冒功,这些他看的到吗?”

“他看不到!”

江白自问自答,声音斩钉截铁,“他看到的,是各地报喜不报忧的捷报频传!

他想要剿匪,国库空空如也。

他想要赈灾,银子到了下面所剩无几。

当年陕西大旱,他批了十万两白银。

到户部就被砍了一半下去。

这算不算陕西巡抚,总督那边。

到地方县衙能有五千两白银就算多的了。

若地方上再贪些,那每个人能分到什么?

要知道,这十万两白银可不是从国库拿出去的,而是皇帝的内库。

这是皇帝的自己钱。

可见他收到消息后,是多伤心,多气愤!

你们说,他这个皇帝,当得憋不憋屈?难不难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