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二十载,李承乾也已年过半百。
鬓边染上了与他父皇当年相似的霜色。
他刚批阅完今日的最后一份奏疏,是关于西域商路税银丢失一案。
这让他不禁又想起了那个人。
那个为大唐立下赫赫功绩,却如闲云野鹤般飘然而去的太师。
内侍无声无息地趋近。
其双手捧上一个密封的铜管,声音带着一丝异样:
“陛下,岭南道八百里加急密信。”
李承乾抬起头,看到了上面有一个卡通小人跳着骑马舞的姿势。
他顿时瞳孔一缩。
太久了!
他想起了,当年江白在东宫教他学骑马舞的时光。
而这个标志,是他们二人之间的秘密。
这个标志一共就出了三次。
第一次就是江白教李承乾学骑马舞当晚,江白现场设计的。
第二次,就是他登基的时候,他在长安收到了江白的密信。
这是第三次。
中间隔了整整二十年啊!!
李承乾心跳的很快,又激动,又紧张,又害怕。
激动,紧张都可以理解。
可为何他会害怕呢?
他可是大唐的国君了!
能让他害怕之事,二十年中屈指可数。
挥退左右,暖阁内只剩下他一人。
拆开火漆,抽出薄薄的信笺,开篇却如往常般随意:
“高明吾徒,见字如面。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为师大抵又偷懒,寻了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打盹儿去了。
但这一次,或许睡得久了些……”
果然!
最害怕什么来什么!
李承乾的呼吸骤然一窒,心头仿佛被重锤击打一般。
他强忍着,一字字读下去。
信中是江白一贯的口吻,絮絮叨叨地说了些周游时的趣闻。
关心下太学的学子,叮嘱他要善用贤臣,爱惜民力。
直到最后,笔迹愈发潦草,仿佛耗尽了所有气力:
“……痴活六十余载,见证大唐由贞观入盛世,为师幸甚。
与太宗,与你这学生,相识一场,更是幸甚。
莫要悲伤,万物有期,为师不过是走到了此程的终点,回归来处罢了。
切记,你已是合格的帝王,大唐的未来,在你手中,为师很放心。”
“为师深知陛下情深,或欲以王爵相赠,以全你我君臣父子之情。
臣,感激涕零。
然,臣之二子,才具平平。
守成已是万幸,万万不可使之因臣之余荫,而居非分之位。
此非爱之,实害之也。
若陛下垂怜,赐他们一个安身立命的爵位。
让他们能为大唐守一方水土,臣于九泉之下,亦感念圣恩。
至于臣,一介游魂,得一‘文正’之谥,足慰平生矣。”
信纸的末端,没有落款,只绘着一个卡通小人跳着骑马舞。
此时,那卡通小人似乎在嘲笑那个年近半百的帝王。
因为此刻,他早已泪雨雨下。
江白不仅是他的老师,更是给他第二个生命的人。
若没有江白,他也许真的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是江白挽救了他。
成就了他!
“啪嗒。”
温热的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滴落在信笺上,晕开了墨迹。
李承乾紧紧攥着这薄薄的几页纸。
他抬起头,望着殿外,视线早已模糊。
他还记得太师与婉儿师娘离开长安那日。
也是一个春天,马车粼粼,太师江白回头对他笑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以后,就看你的了。”
这一看,就是二十年。
他励精图治,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辜负了李二。
更怕辜负了这位亦师亦父的太师。
他暗中派出了无数人手,踏遍大唐乃至域外。
只想求得一丝音讯,哪怕只是知道他安好。
可等来的,却是这样一封诀别信。
“太师,你让朕好找啊!”
这一声叹息,在空旷的暖阁中久久回荡,消散不去。
他知道,那个为他,为大唐撑起一片晴空之人,真的走了。
李承乾自从收到密信后,于暖阁内失态痛哭数日。
他力排众议,在朝会上宣布:
“太师江白,功盖寰宇,于朕,恩同再造。
今其虽鹤驾西去,然功绩不可不表,恩情不可不酬。
着即,追封太师江白为——宣王,谥号文正。
以亲王礼制,举国致哀。”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旋即,理解与赞同之声四起。
无人反对,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个男人,配得上这份荣耀。
李承乾看向江平方向,缓缓说道:
“朕,感念功臣,绝不会行‘飞鸟尽,良弓藏’之事。
只要你们忠诚于大唐,你们的功绩,朕铭记于心。
你们的后代,朕必善待之。”
退朝后,李承乾独自一人来到凌烟阁,在江白那幅早已挂上的画像前,斟满两杯酒。
“太师,您总是教导学生,帝王之心,要藏于九地之下。
可这一次,学生想任性一回。”
“这大唐的异姓王,您当之无愧。
若有来世盼能再与您相见!”
他将杯中酒缓缓洒在地上,一如当年,敬别那个远去的背影......
ps:
《大唐风云》副本结束了,我以玄武门之变为切入点。
其中,有书友提到为何不选择李建成。
言下之意就是说,为何不让李建成登基。
若是这样的话,李二安能在?
以李二的性格,除非你把他打死。
不然,他绝不会屈服。
他内心对权力的渴望不是因为一个江白的出现就会动摇的。
那一劳永逸的话,就是杀掉李二。
可若李二死了,大唐后面的剧情会好看吗?
李建成这样没有大魄力之人,真的就能让大唐成为万国之邦吗?
若他可以的话,为何会在关键节点上,反复犹豫呢?
江白和别的轮回玩家不同的一点,就是他知道历史剧情。
他可以去改写历史,但有的时候。
明知对方是一名千古帝王,还要背后捅刀子杀了对方。
爽吗?
爽!
太爽了!
牛大了!
爽完了呢?
后面就没剧情写了,写的都是大家不知道的剧情,那还有啥意义呢?
接下来,江白会开启大明副本,大家看是选择末年,还是哪个帝王或者历史事件开始切入好呢?
若按我的大纲走向的话。
接下来是大明末年,崇祯年间开始。
江白是支持崇祯好呢?
还是干掉崇祯好呢?
还是不管别人,自己去海外建立政权好呢?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追读。
若可以的话,麻烦送张月票支持一下作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