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退朝后。

崇祯回到暖阁,只觉得身心俱疲。

王承恩悄无声息地递上一杯参茶。

“锦衣卫那边有什么消息?”

崇祯揉着眉心问道。

王承恩低声道:

“回皇爷,孙指挥同知刚递了牌子求见,说是有紧急军情。”

“宣!”

很快,孙奎一身飞鱼服,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行礼后,面色凝重地道:“陛下,辽东急报!

建奴多尔衮频繁调动兵马,似有再次出兵之意。

宁远,锦州一线,压力倍增。”

崇祯的心猛地一沉,“消息确实?”

“千真万确,微臣安排在关外的眼线冒死送回的消息,而且……”

孙奎故意犹豫了一下。

“而且什么?说!”

“而且,据报清廷此次可能绕道蒙古,直扑京畿而来。

其兵锋之盛,远超以往。”

崇祯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孙奎继续说道:“幸而平国公及时率主力北返。

有江字营在,京畿防务当可无虞。

只是京营糜烂已久,恐难当大任,还需平国公大力整饬才行。”

好嘛!原来在这里给崇祯挖坑呢!

直接给崇祯干沉默了。

他挥挥手,让孙奎退下。

暖阁里只剩下崇祯一人。

一边是可能存在的萧墙之祸。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灭顶之灾。

他崇祯该信谁?

他又能依靠谁?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却又让他感到无比的屈辱和无力。

“江白,江白……”

崇祯喃喃自语。

江白还是来了!

从德胜门到承天门的御道戒备森严。

无数百姓挤在街道两旁。

想要一睹这位传奇国公的风采。

而当江白骑着高头大马,仅带着数十名亲卫,从容穿过城门时。

引发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他没有穿甲胄,只是一身御赐的蟒袍,腰悬宝剑,面色平静,目光扫过人群,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沉稳与威严。

这份气度,让暗中观察的官员们心中更是凛然。

紫禁城,皇极殿。

百官肃立,鸦雀无声。

当司礼太监高唱:“宣平国公,太子太师江白觐见!”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位从殿外走出的身影上。

江白步履沉稳,依制行礼,声音清朗:

“臣,江白,奉旨平定江南,剿抚流寇,今幸不辱命,特回京缴旨,吾皇万岁!”

龙椅上的崇祯,看着下方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

却已权倾朝野,功高盖世的臣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爱卿平身。

卿为国征战,劳苦功高,一举平定江南,解朕心腹之忧,实乃社稷之幸!”

“陛下洪福,将士用命,臣不敢居功!”

江白起身,语气谦逊。

但那份不卑不亢的姿态,却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江白开始汇报江南之战的经过。

从击溃李过五万先锋大军,再到与李自成主力决战,再到迫使其西逃。

言语简练,却将战场的惊心动魄表现的淋漓尽致。

江白没有夸大自己的功劳。

但每一句话,都在无声地体现江字营无可匹敌的战力。

“如今,江南暂安,漕运已通。

左良玉,黄得功等部,亦已接受整编。

正在加紧操练,以备后期的北上伐清。”

朝堂上一片寂静。

虽然早已知道结果。

但亲耳听江白道来,依旧让人感到震撼。

“好!好!爱卿果然是我大明的擎天支柱!”

崇祯抚掌称赞,随即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忧色,

“只是,江南虽安,清廷之患仍在。

朕近日接报,建奴又在关外蠢蠢欲动,爱卿可知晓?”

“臣已知之!”

江白面色转为凝重,“陛下,这正是臣最为忧虑之事。

建奴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

其兵锋之锐,远非流寇可比。

我朝若不能有一支真正可战之兵,京师危矣!”

“爱卿所言极是!”

崇祯叹了口气,“然则,如之奈何?

九边精锐,折损殆尽,如今可用之兵,实在寥寥。”

江白就是在等崇祯这么说!

只见他再次躬身,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疏,双手高举:

“陛下,臣正是为此事,夜不能寐。

臣有一疏,冒死呈奏陛下御览!”

王承恩快步下来,接过奏疏,呈送到崇祯面前。

崇祯展开一看,标题赫然是整饬京营疏。

他心中猛地一跳,强压着不安,继续看了下去。

奏疏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冰冷刺骨的数据和事实:

“查神机营,额定兵员一万五千。

实有不足七千,空额过半。

所存火器,十之八九不堪使用,火药受潮结块如石头。”

“查五军营,号称精锐。

然士卒多为市井无赖充数。

军官则多勋贵子弟,只知克扣粮饷,不知操练为何物。

臣遣人暗查,能开硬弓,披重甲者,百中无一。”

“查神枢营,马匹羸弱,甲胄锈蚀,弓弦松弛。

去岁秋操,竟有士卒于校场之上公然斗殴,军纪涣散至此!”

“三大营一年损耗粮饷百万,然臣观其战力,恐难挡清廷一旗之击!

若清廷铁骑临城,若用这样的三大营来守护京师。

臣不敢想象会有什么的结局!”

江白这是阴阳谋一起上了。

阳谋就是,崇祯你看看,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了大明还能延续。

至于阴谋,那就有的说了。

先是通州聚集几万大军。

又是孙奎的连番暗示。

如今,江白又拿出这个整饬京营疏来。

这样一来,崇祯就有些骑虎难下了。

若拒绝,他不知道江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若不拒绝,三大营后面还是他的三大营吗?

是不是要姓江了?

如今,江白把这份改造三大营奏疏。

哎!这么一放!

崇祯本有些失眠的状态,如今更彻底了。

三大营状况,他知道些。

这他不知道骆养性为何没和他说过。

崇祯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握着奏疏的手微微颤抖。

这些情况,他并非一无所知,但如此详尽,如此赤裸地被摆在台面上。

尤其是在这皇极殿上。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简直是将皇家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一些勋贵和与京营有牵连的官员,更是额头冒汗,脸色惨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江白!”

一位老勋贵忍不住出列,颤声道,“你此言太过!京营乃太祖太宗所立,护卫京师二百余年,岂容你如此诋毁!”

江白看都没看他,目光依旧直视崇祯,声音提高了些许:

“陛下!臣非是诋毁,而是陈述事实!

京营之弊,积重难返,已非寻常整顿可以挽回!

此非臣一人之言,陛下可遣心腹,暗中查访,便知臣所言是虚是实!”

江白踏前一步,语气变得无比恳切。

“陛下,京师乃天下根本,陛下乃万金之躯!

如今强敌环伺,若仍以此等朽木为栋梁。

一旦有变,则社稷倾覆,只在顷刻之间!

臣每每思之,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江白深吸一口气,抛出了那个精心准备的计划,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为陛下安危计!为社稷存续计!

臣,江白,恳请陛下,授予臣总理京营戎政之权!

允臣对三大营进行彻底点验,整训!

淘汰老弱留下精锐坚强之士。

更换装备,严明军纪!

臣愿立军令状,一年之内,必为陛下练出一支可战之兵。

一支真正能护卫京师,北御清廷鞑子的虎贲之师!”

“如若不然,臣甘愿受军法处置!”

话音落下,整个皇极殿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