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阳 第22章 回转琅琊 金玉良缘

作者:茯柠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04 07:33:4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自药园回转清风阁内,李珩神色略显凝重,才踏入阁中,便见李韫迎上前来,含笑问道:“如何了?”

李珩静默片刻,随即轻笑道:“张氏自是准备得万无一失,未曾看出什么破绽,就连夜探也一无所获,明日想必亦是空手而归,与其如此,不如趁早辞了这差事,任由后来之人自行烦恼去罢。”

“那岂不是白来一趟?”李韫撇了撇嘴,“更何况才过一日,此时放弃,未免言之过早,百密终有一疏,我就不信张氏毫无疏忽。”

李珩摇头笑道:“莫非韫姐还想将张氏翻个底朝天?此事便罢了吧,正好可借机回族中一趟,多年未见二老,也该前去谒见一番。”

见李珩心意已决,李韫不再多言,她此番前来不过陪同,巡查本是李珩之责,当事之人既已如此决定,她又有何话可说。

只是李韫眼中仍掠过一丝忧色,自幼一同长大的直觉告诉她,李珩似乎有事相瞒,不过对方既不愿说,她也不欲追问。

毕竟李珩这般神态,并不似打算坦诚相告的模样,即便问了,又能得几分真言?

年少时或可直言不讳,但人终有长成之日,李韫心中清明,更遑论自家这位堂弟自参破凝丹后,心性亦生出些许变化,予她一种若即若离之感。

这感觉自第一眼相见时便已萌生,只是李韫始终未曾表露。

李珩思忖片刻,又道:“堂姐自去歇息罢,待我修书一封,差人递予张族长,明日便启程回琅琊。”

李韫微微颔首,转身出了庭院,朝清风阁对面的居所行去。

待李韫身影远去,李珩方目露深思。

修书之事,自然不必再为,药园之中与张璇一番言语,早已说得分明,即便此刻离去,亦无大碍。

此番回转族内,他欲向父母及叔父探问派内争斗之事,也好早作准备。

至于白玉真人那边……

李珩暗叹一声,敛去心头杂念,随即盘膝凝神,身后丹轮浮现,接引天地灵气,闭目参玄。

次日,辰时。

白雾披山。

张氏祖殿外,李珩与李韫在一众道兵力士护卫下走出,身旁张璇笑意殷殷,而后叹息道:“想不到天巡大人族内突发急事,张某本欲再设宴三日款待,眼下看来,唯有作罢了。”

“张族长言重了,待族内事毕,说不准在下还要回转此地,届时再与族长把酒言欢不迟。”李珩朗声一笑,神色泰然,仿佛昨夜药园之事从未发生。

“既如此,张某便在此恭候天巡大驾。”张璇亦是面色平静,笑意如常。

李珩微微颔首,不再多言,扬手一招,便见一艘法船自云天飞来,他当即拱手道:“张族长,告辞。”

说罢遁光一起,化虹而去。

于法船阁中坐定,李珩看向身旁李韫:“此番随行仆从舞姬,歌舞俱佳,若韫姐有兴,我便唤她们前来作乐,以消烦寥如何?”

李韫摆摆手:“从此处去琅琊,以法船遁速,不过三个时辰,正好我也借此好生歇息一番,昨夜在清风阁内未曾安歇,终究是他人地界,心中难宁。”

“这倒也是。”李珩微微一笑,不再多言,目送李韫步入内室后,方唤来仆从呈上美酒,屏退众人,自斟自饮起来。

三个时辰转瞬即逝。

法船方入琅琊地界,李珩便见几道霞光飞来,于船前落定虚空,显出身形。

为首之人年约四十,长鬓过胸,文士打扮,一脸笑意恭敬行礼:“小少爷,此前得您法信,夫人心中喜悦,特派我等前来相迎。”

“昶伯不必多礼。”李珩含笑摆手。

这中年人他自然认得,乃是父亲李烛仙的心腹,赐姓李,单名昶。

“昶伯,您来了。”李韫闻声自内室走出,笑吟吟招呼道。

“韫小姐。”李昶和颜悦色还了一礼,随即道:“这法船虽是上品,遁速仍嫌迟缓,夫人命我前来,正是要载小少爷与韫小姐一程。”

“如此也好。”李珩当即颔首,李昶乃元婴二重修士,遁速自然非此法船可比。

若是当日前往龙霞界的阳耀法船,或可与元婴遁速媲美,至于派中更为珍贵的神光飞舟,全力催动之下,更是堪比凡蜕。

得了应允,李昶当即吩咐身后几人:“尔等前去执掌法船,小少爷所携道兵仆从,皆不可唐突,否则家法处置!”

“是!”

李昶身后几人躬身领命,待李珩示意仆从解开法阵后,纷纷落于船板之上。

李珩遂与李韫一同驾光而起,遁至李昶身旁。

李昶广袖一挥,法力倾泻而出,化作罡圆将三人笼罩其中,随即如流光消逝天际。

“昶伯法力,愈发精深了。”李珩笑道。

“全仗老爷指点,方有今日微末成就。”李昶淡淡一笑,目光随即转向李珩:“前段时日听闻小少爷于龙霞界勘破心魔,道心升凝,一举成丹,如今一见,果真今非昔比,说是脱胎换骨,亦不为过,甚至说是换了个人,也莫过如此。”

“派中师兄也曾如此说,但我自家却并无太多感触,着实怪哉。”李珩面露感慨,心中却暗生警惕。

李昶此言显是试探,不知是其自作主张,还是出于父母之意?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少爷身处其中,破开心魔得见真我,自然如拨云见日,流水东去,不易察觉,当年我亦如此,倒并非怪事。”李昶温言解释。

李珩微微颔首,轻叹道:“当日凝丹心魔劫中,我得见爹娘与兄长身陨之景,方知从前何等幼稚不识大体,待兄长自天方岛归来,定要好好致歉一番才是。”

“少年心性,孰能无过?或因琐事记挂,意气用事,皆在所难免,小少爷不必挂怀,大少爷与老爷夫人,都未曾因此怪责于您。”

李昶面上始终带着和煦笑意,令人如沐春风。

若非知晓他是元婴二重修士,此刻正以大法力携人御空,只怕要以为他不过是个寻常教书先生。

李珩闻言,只淡淡一笑,不再多言,目光投向罡风外飞逝的云海山峦,思绪纷纷。

李昶见状,亦不再开口,专心驾驭遁光,虽迅疾无比,却异常平稳。

不过半个时辰,下方景致大变。

荒山野岭渐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灵气氤氲的灵田与无数城池。

又飞片刻,便见一片巍峨连绵,气象万千的宫殿群宇浮现天际,一眼望不尽头,在淡淡霞光中恍若与天地相接。

最初出现的城池乃是李氏统辖之地,居住着族中偏脉与外来修士,而那片楼阁殿宇,则是李氏主脉与支脉所居,实为一处小洞天。

外人虽可见其形,却断难踏入其中。

随着三人穿过一层光幕,眼前荡开流水般波纹,原本朦胧霞光萦绕的连绵宫阙,顿时清晰展现。

“昶伯,稚衣,既然叔父叔母在等你们,我便不一同前去了,免得扰了你们。”入得洞天,李韫当即笑道。

李昶颔首,开启罡圆一角,同时道:“韫小姐慢行。”

随即法力一催,李珩只觉眼前一花,待视线恢复,已立在一座白玉大殿前。

“老爷夫人正在殿中等候。”李昶恭敬说罢,便退至一旁。

李珩一颔首,旋即按下心头思绪,迈步而入,举目望去,却见殿内景象与外观截然不同。

但见其内仿若换了一方天地,桃林郁郁,落英缤纷,芳香四溢,林间一所清幽庭院静立,和风过处,枝叶沙沙作响,天际鹤唳清越,伴著似远似近的溪流之声。

倒更像是凡俗隐士所居之地。

待得穿过桃林,行至庭院门前,李珩当即拂去落至肩头发梢的几瓣桃花,而后推门而入。

眼前景致再变,就见其内清幽寒池,水榭楼阁,青瓦绿砖,回廊假山,一名名手捧玉盘的仆从穿梭往来,忙碌却不失有序。

一切更似凡俗富贵之家,而非玄门世族。

“老爷夫人已在正殿,小少爷请随我来。”

正环视间,忽见一身着墨裙,云鬓花颜的女子现身眼前,笑意盈盈说道。

“原来是彩雀,多年不见,你出落得越发秀致了。”李珩自记忆中认出这女子正是昔年贴身侍女彩雀,当即含笑说道。

“谁叫少爷身为真传,常居神光洞天,难以时常回来。”彩雀语带幽怨,眸中却掩不住喜色。

“走吧,带我去谒见父亲母亲。”李珩微微一笑,随彩雀一路向正殿行去。

步入殿中,李珩一眼便望见端坐于上首交椅的一双男女。

男子年约四十,蓄着胡鬓,身着华袍,面容俊朗却不怒自威,一双凤眸光彩逼人,教人不敢直视。

正是李珩父亲,当今琅琊李氏家主,凡蜕三重高真李烛仙。

而其旁女子容貌清丽,看似三十许人,头戴宝钗,衣着素雅却难掩雍容气度,此刻正满目慈爱地望来。

这便是母亲吴宓。

“孩儿拜见父亲,母亲。”李珩当即跪拜行礼,心中却是警惕万分。

眼前这位父亲,可是比自家师尊白玉真人修为更胜的凡蜕三重高真。

“珩儿,快上前来,让娘好好看看。”李烛仙只微微颔首,依旧神色肃穆,倒是吴宓笑意难掩,语带宠溺。

“娘。”李珩当即起身近前,于吴宓身旁坐下。

吴宓细细端详李珩片刻,忽蹙眉不悦道:“我儿怎清减了这许多?可是林伏光待你不好?”

林伏光正是白玉真人名讳。

“师尊待我极好,娘多虑了。”李珩温言笑道。

“看来如今你确是改变了,如此也好,省得我亲上玉衡将你带回。”李烛仙打量李珩一眼,语气平淡。

“从前种种,孩儿已知错,待兄长归来,定当面致歉。”李珩垂首,面露惭色。

“我早说过,珩儿不过是少年争胜,并无大过,如今转变你也见了,怎还是这般语气?”吴宓嗔怪地白了李烛仙一眼。

李烛仙面上严肃顿消,叹道:“都是让你惯的!”

吴宓却不理他,拉着李珩的手道:“前番娘托韫丫头带给你的玄黄真戒,可收到了?”

“宝物非凡,孩儿谢过娘亲。”

吴宓含笑点头,正欲再言,却听李烛仙道:“林伏光不是派你去张氏巡查么?自你离了玉衡,至今不过数日,怎突然归来?可是张氏无礼?”

李珩沉吟片刻,终是决定直言相告。

毕竟试探越多,破绽越易显露,更何况眼前之人的修为太高……

“并非如此,此番巡查张氏,孩儿倒是意外得知一事……”

不料李珩说完,李烛仙当即冷笑:“张氏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空口胡言!看来有必要派人去张氏走一遭了!”

“父亲,这是何意?”李珩眸色微凝,面上却是一副愕然之态。

“那张璇是在骗你,我李氏于玉衡立派有功,掌教又岂会轻易动我等?所谓派内争斗,不过虚言恫吓罢了,你不必挂怀,日后回派,将实情上报即可。”李烛仙极为平静的说道。

那张璇不似作假,但眼下李烛仙却是这般言辞……

李珩心中顿生异样,但却未曾表露分毫。

毕竟此事,只要自己有心探查,都能得知其中内情。

眼下李烛仙既然不愿明言,自己也懒得再去追问,毕竟问了也是无用,既然自家师尊给了自己这一番安排巡查之事,想必是知晓些什么的。

否则怎可能如此巧合?

“好了,此事你无需挂怀,届时回转派内,据实禀报便是。”李烛仙淡淡开口。

李珩微微颔首,亦是不再多言。

而后便同吴宓闲聊起来,约莫半刻钟后,吴宓当即对身旁李烛仙道:

“此番珩儿好不容易回来,正是谢家那姑娘不日便将行至琅琊,不妨便将那件事提前?”

“也好。”李烛仙不置可否。

“不知娘所说何事?”李珩疑惑道。

吴宓笑道:“自是为你寻觅道侣一事,修行所谓财法侣地,你也当及早作此打算才是,那姑娘娘已见过,名为谢灵微,乃河阳谢氏出身,天资不凡,才气过人,模样甚美,当为你金玉良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