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尘栈终章》
打春后第一场雨落时,归尘栈的铜铃突然哑了。
我攥着酒葫芦刚跨进门槛,就见掌柜举着梯子卡在房梁下,半截身子探进横梁里摸索。他新续的山羊胡上还挂着麦糠,见我进来慌忙摆手:“别碰那铃铛绳!昨儿后半夜响得邪乎,像是有谁在上面荡秋千,今早起来绳结全乱了。“
我仰头看向梁上悬着的铜铃。那铃铛原是三只,去年秋收后不知怎的并成一串,此刻绳头缠着圈水红丝线,在穿堂风里纹丝不动。左肋忽然暖得发烫,像有根针在皮肉里转了个圈——这感觉自去年麦收后就没断过,尤其靠近客栈那片麦田时,针尾的红丝总在心里漫成浪。
“沈二狗的酒窖该翻缸了。“掌柜突然从梯子上蹦下来,膝盖磕在供桌角也不皱眉,“你闻见没?一股子胭脂混着麦麸的味儿,跟去年苏小环酿新酒时一个样。“
我往柜台后瞥了眼,那把缺腿的太师椅上搭着件青布衫,袖口磨出的毛边整整齐齐,正是沈二狗生前总穿的那件。上个月我明明看见掌柜把它烧了,灰烬还埋在麦田最东头的老槐树下。
“兴许是潮了。“我摸了摸左肋,那里的暖意正顺着血脉往指尖爬,“我去酒窖看看。“
酒窖的木门虚掩着,门环上缠着的红绸子不知何时换成了水红丝线。去年沈二狗就是在这儿被发现的,当时他怀里揣着枚绣花针,针尾的丝线缠了三圈,像极了苏小环常绣的缠枝纹。而苏小环的尸身是在麦田里找到的,发髻里别着半块被麦芒刺穿的玉佩,那是沈二狗送她的定情物。
推开木门的瞬间,酒气混着脂粉香扑面而来。二十口酒缸整整齐齐码在青砖地上,缸口蒙的桑皮纸都戳着个小孔,孔眼周围凝着水珠,像谁用指尖蘸了水画了圈。
“今年的新麦酒,得掺点胭脂才够味。“
身后突然飘来个声音,细得像蛛丝。我猛地回头,只见供桌前的长凳上坐着个穿水红衫子的姑娘,正用银簪子挑着碟胭脂往酒葫芦里抹。她的袖口沾着麦糠,鬓角别着朵半枯的麦穗,笑起来嘴角有两个梨涡——活脱脱就是苏小环的模样。
左肋的针突然跳得厉害,像是要钻出来。我攥紧酒葫芦后退半步,后腰撞在酒缸上,桑皮纸被震得簌簌响。
“沈二狗说,去年的酒太淡了。“姑娘把银簪子往碟子里一戳,胭脂溅在碟边,像滴血,“他在麦囤里藏了坛三十年的女儿红,说要等收完新麦,请归尘栈的客人喝个够。“
我盯着她的手。苏小环左手小指第二节有个月牙形的疤,是那年帮沈二狗补粮仓时被木刺扎的。可眼前这姑娘的手上光溜溜的,连点薄茧都没有。
“麦囤里哪来的女儿红?“我故意拖长了声,眼角瞥见酒缸后的阴影里站着个黑影,青布衫的下摆沾着泥,“去年秋收时,我亲眼看着沈二狗把最后一坛老酒埋在了老槐树下。“
姑娘脸上的笑僵了僵,银簪子“当啷“掉在地上。供桌后的黑影突然动了,青布衫扫过酒缸,桑皮纸上的小孔瞬间裂开,露出里面泛着红光的酒液。
“谁说埋在老槐树下?“黑影转过身,脸上糊着层麦麸,眉眼倒像极了沈二狗,“我明明把它藏在苏小环的绣篮里,就在她常坐的那扇窗下。“
左肋的针突然烫起来,像是被火燎了。我猛地想起去年苏小环的绣篮里,除了丝线就是半块没绣完的帕子,帕子上绣着片麦田,田埂边歪歪扭扭绣着三个名字:沈二狗,苏小环,还有个模糊的“我“。
“绣篮里哪有酒坛?“我后退到门边,手摸到门环上的红丝线,“倒是有枚绣花针,针尾缠着三圈红丝,针眼里还卡着根麦芒。“
黑影突然笑起来,笑声像被麦糠呛着,嗬嗬地响。穿水红衫子的姑娘突然不见了,碟子里的胭脂化成滩血水,顺着桌缝流到地上,在青砖上晕开,像片微型的麦田。
“那枚针,是小环给你留的念想。“黑影往供桌前走了两步,麦麸从脸上簌簌往下掉,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皮肤,“她说你总爱盯着她绣花,不如把针留给你,让你替她绣完那片麦田。“
我突然明白过来。去年沈二狗和苏小环死的那天,我正在归尘栈的后院帮掌柜晒麦种。听见前院吵起来时,看见沈二狗举着把镰刀追苏小环,苏小环手里攥着枚绣花针,针尾的红丝在风里飘得像条血线。
后来他们倒在麦田里时,那枚针插在沈二狗的胸口,针尾缠着的红丝绕了三圈,正好把两人的手指捆在一块儿。
“你们根本不是他们。“我盯着黑影的脚,那双脚没沾半点泥,而沈二狗总爱光着脚在麦田里跑,脚底的茧子比铜板还厚,“归尘栈的客人,从来喝不到女儿红。“
黑影脸上的麦麸突然全掉了,露出张青紫色的脸,脖子上有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正是去年沈二狗被镰刀划的地方。穿水红衫子的姑娘不知何时又坐在了长凳上,这次她的左手小指上赫然出现了月牙形的疤,只是疤口翻着肉,像条蠕动的虫子。
“那你说,谁才是真的?“姑娘捡起银簪子,往自己手背上划了道口子,血珠渗出来,滴在酒缸的桑皮纸上,小孔突然变成个笑脸,“是藏在铜铃里的名字,还是埋在麦地里的骨头?“
左肋的针突然钻了出来,红丝线顺着伤口往外爬,缠上我的手腕。供桌后的酒缸突然“砰砰“作响,桑皮纸全裂开了,里面的酒液涌出来,在地上汇成片红色的麦田。
“沈二狗说,归尘栈的客人,进来了就别想走。“黑影张开双臂,青布衫被风吹得鼓起来,露出后背插着的半把镰刀,“去年你喝了他的酒,就得留下陪我们收一辈子麦子。“
红色的酒液漫到脚边,带着股胭脂混着麦糠的味。我看见酒里浮着无数根绣花针,针尾的红丝缠在一起,织成张网,网眼里露出沈二狗和苏小环的脸,他们的嘴角都淌着血,笑起来像两朵枯麦穗。
铜铃突然响了,三声响,清得像冰。我抬头看见梁上的铜铃正在转,绳头的红丝缠着枚绣花针,针眼里穿的丝线正顺着风往下垂,垂到我左肋的伤口上,轻轻一拽。
“今年的新麦酒,该开坛了。“
两个声音同时在耳边响起,细的像苏小环,粗的像沈二狗。我低头看着酒液漫到膝盖,红丝顺着裤脚往上爬,缠上我的腰,缠上我的脖子。供桌后的酒缸突然全部炸开,酒液里浮出无数个小铜铃,每个铃里都卡着根绣花针,针尾的红丝在酒浪里飘得像片火海。
左肋的针终于钻了出来,落在手心里。针尾的红丝突然变长,缠上梁上的铜铃绳,把我往供桌前拖。长凳上的姑娘和黑影都在笑,笑声混着铜铃声,在酒浪里翻涌。
“归尘栈的客人,从来都是住一辈子的。“
红丝缠上我的手腕时,我突然想起去年麦收后,掌柜在老槐树下埋沈二狗的尸身,说他怀里的绣花针不知去向。后来苏小环的绣篮里,那半块帕子上的麦田突然多了个稻草人,稻草人的手里,攥着枚针。
酒液漫到胸口时,我看见供桌后的墙上突然渗出字来,是用麦麸拼的:归尘栈里,从来没有客人,只有酿酒的人。
铜铃还在响,三声响,又三声响。红丝把我往酒缸里拖,缸口的桑皮纸裂开个大洞,里面浮出张脸,眉眼像我,嘴角有两个梨涡,左肋插着枚绣花针,针尾的红丝缠了三圈,圈住三个名字。
原来归尘栈的铜铃里,从来藏着的不是针,是个念想。念想缠在红丝上,绕着三个名字,在每个麦浪翻滚的清晨黄昏,把客人酿成酒,等着下一个来喝酒的人。
今年的新麦酒开坛时,掌柜说酒里总漂着根红丝,喝起来又甜又腥。他不知道,那是我左肋的针,在酒里绣完了最后一片麦田。
而归尘栈的铜铃,再也没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