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诗集50 【正版无广】第20章

作者:李义逐日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7:26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梅岭春怀】

紫金山麓绽新姿,梅影摇风落鬓丝。

花摇情千散,百里尽香河。

石城旧梦凝诗卷,钟阜春声入战旗。

护花人植三年绿,赏景童吟万古词。

莫叹香花随逝水,情根深种自成河。

赏析:

《梅岭春怀》赏析

这首诗以南京梅花山(紫金山麓)的春景为脉络,融花之清雅、情之绵远、史之厚重与理之深邃于一体,借“花摇情散”的意象起兴,在梅影香河间铺展对家国的眷恋,于“旧梦诗卷”与“情根成河”的对照中,道出“家国情怀因代代深植而永续”的深刻感悟,字间藏着芬芳与坚韧的交响。

首联铺境:梅岭春景,柔中藏韵

“紫金山麓绽新姿,梅影摇风落鬓丝”开篇即勾勒梅花山的春日清雅。“紫金山麓”点明地点,“绽新姿”写梅花初绽的生机,赋予山峦以鲜活的春之气息;“梅影摇风”绘动态之美——梅花在风中轻摆,疏影横斜,而“落鬓丝”更添细腻触感:花瓣或暗香轻拂鬓发,将自然之美与人体感知相连,温柔中藏着岁月的温情。首联以“新姿”的鲜活对“摇风”的轻柔,以“山之静”对“花之动”,让梅花山的春景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成为触动心弦的情感媒介,为全诗奠定“景中含情、清雅中藏深情”的基调。

颔联凝情:花摇情散,香河万里

“花摇情千散,百里尽香河”承续首联的花景,将情感推向具象化的高潮,是全诗的意象核心。“花摇情千散”以花喻情:梅花在风中摇曳,花瓣轻落如千万缕情感四散弥漫,这里的“情”既是对梅花之美的欣赏,更是对这片山河、这个家国的眷恋与热爱;而“百里尽香河”则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可感的意境——千万缕情感最终凝聚成馥郁的“香河”,香飘百里,让无形的情怀有了香气、有了流动的形态。这一联虚实相生:“花摇”是实景,“情散”是虚写;“香河”是想象,却因“花”的芬芳而显得真切。它让爱国之情从宏大的概念,化为“可嗅、可感、可流”的具体存在,温柔却绵长。

颈联溯传:史脉永续,守护承情

“石城旧梦凝诗卷,钟阜春声入战旗”笔锋转向历史纵深,勾连南京的文脉与风骨。“石城”是南京的古称,“旧梦凝诗卷”写这座古都承载的千年记忆——文人墨客的题咏、朝代更迭的故事,都凝结在诗卷般的历史中;“钟阜”即紫金山,“春声入战旗”则藏家国抗争的记忆:山间的春风曾吹拂过保家卫国的战旗,春声里既有自然的生机,更有民族的坚韧。两句从“文”与“武”两面,道尽这片土地的厚重。

“护花人植三年绿,赏景童吟万古词”转而写当下的传承。“护花人”是守护梅花、守护山河的普通人,他们年复一年植树添绿,用日常劳作延续自然之美;“赏景童”是后辈,他们吟诵着流传千古的诗词,让文化与情怀在稚嫩的声音中传承。从历史的“诗卷战旗”到当下的“植绿吟词”,情感的接力从未中断,让“情”在守护中扎根,在传承中生长。

尾联明理:情根深种,江河不息

“莫叹香花随逝水,情根深种自成河”收束全诗,以对比点出核心哲理,余韵悠长。“香花随逝水”点出自然的规律:梅花会凋零,繁花会随流水逝去,如同个体的情感或许短暂;但“情根深种自成河”给出答案:只要对家国的“情根”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代代相传,千万人的点滴情感便会汇聚成绵延不绝的“香河”,超越时光的流逝。这里的“情根”是热爱、是守护、是传承;“自成河”是情感的汇聚,更是家国精神的永续。哲理昭然:家国情怀的珍贵,不在一时的热烈绽放,而在“深种”的坚持与“汇聚”的力量——正如梅花会谢,但香河长流;个体的情感或许细微,却能在代代相传中滋养山河、温暖家国。

全诗以梅花为媒,从“梅影摇风”的清雅,到“香河百里”的情浓,从“石城旧梦”的史重,到“情根成河”的理真,将自然之美、历史之重、传承之责与爱国之情熔于一炉。没有激昂的呐喊,却在“落鬓丝”“植新绿”的细微处见深情;没有空洞的抒情,却让“花摇情散”“香河成河”的意象自带温度。最终在“情根深种”的哲思里,让爱国之情既有梅花的芬芳,又有江河的绵长,道尽“家国之爱,始于心,成于行,久于传”的真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