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和对方唠着嗑,陈钧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按照往日的情况,随着太阳归隐地平线,烤摊这边也要进入一段为期数小时的客流高峰期了。
等到一些游客陆陆续续过来点餐,陈钧起身拍了拍高书尧的肩膀,打过招呼便离开了摊点。
“看来烤摊还是比较吸流的,有必要往附近再放几个。”
目前龙沽河畔的摊点密度并不高,理论上再加三成左右的摊位,也不会显得拥挤。
不过雇佣守摊人这事儿比较麻烦,要是遇上耐不住性子的刺头,浪费时间不说,收益率还低。
好在热辣烤摊本身的机制,倒是极大增强了员工的学习效率,省去了花心思找熟手的时间。
在回度假村的途中,陈钧忽然看到几个提着钓箱的人朝渔夫小屋方向走去。
看这几个人的打扮,应该是对钓鱼环境有一定要求的那类游客。
意识到可能是潜在的客户,陈钧便折头跟了过去。
不多时,他来到小屋旁,林善和已经在和几人交谈。
自从渔夫小屋安置完成以后,他的主要活动范围就主要围绕在附近这片区域。
远远的,陈钧只看到其中一位年轻扫了付款码,随后领着两位同行人顺着土坡下去了。
“陈老板,您来得正好。”林善和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这几个小子出手真阔绰,一次性下了两个小时的单。”
“他们没有质疑收费标准?”陈钧问道。
林善和摇头,指着不远处为首的年轻人:“之前就是这小子下了第一单,这回看样子是带朋友过来尝鲜。”
陈钧目光转向河边的渔夫小屋,其中一人正在麻利捣鼓着钓鱼前的准备,他们似乎不想浪费一分一秒的使用时长。
站在这个位置,能够隐约听见三人的谈话声,那位第一个吃螃蟹的年轻人正对渔夫小屋赞不绝口:
“我告诉你们,这地真有点儿说法,钓到多少鱼那都是次要的,但那种慢慢开悟的感觉,别的地方真给不了。”
或许是为了让同伴替自己分担一些经济压力,亦或许是想收获信息差带来的快感,年轻人特意用一种故弄玄虚的语气来陈述。
那天第一次进入渔夫小屋时,他确实感受到了钓技上的“顿悟”,但由于渔获数量有限,实际体验倒也没有这么玄乎。
在年轻人的反复安利下,两位同伴嘴上不信,但期盼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他们的内心。
陈钧坐在林善和自带的小板凳上,看着远端的夕阳,不由觉得这副画面颇有趣味。
“看来除了烤摊以外,渔夫小屋也得再加几个。”
由于一开始的建筑放置比较保守,目前龙沽河畔可以利用的单元格还非常之多。
即便考虑到游客体验问题,留给陈钧的操作空间仍然很大。
与林善和闲谈一会儿后,他便徒步回到了度假村。
吃过晚餐,和老周交流了一些工作上的事宜,等他下班回到住所后,已经是夜里十一点。
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客厅的茶几上,打开《城市模拟》。
【居民:胡岚】
【等级:Lv1入门钓者】
【经验值:16/300】
【居民每钓一条鱼,可获得一点经验值。】
这个名叫胡岚的家伙,大概就是渔夫小屋的第一位有缘人了。
按照对方目前的进度,想要将等级肝到Lv2,少说还得消费几十万元。
至于他带过来的两位同伴,经验值都还停留在个位数。
对于渔夫小屋的等级体系来说,随着经验值的不断增加,每次付费的性价比也会随之提高。
“等以后客流逐渐形成规模,或许还得开设更高阶的消费体系。”
既然已经决定将目标群体锁定在高消费客户,自然就不能按照普通市场的思维去定价了。
对于这部分顾客来说,他们在渔夫小屋的消费,大概就相当于普通人隔三差五买包好烟抽。
算不上常规支出,但也绝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内心琢磨着,陈钧将屏幕视角调整到龙沽河附近,选定几个适宜的位置,分别安放了两个【热辣烤摊】和【渔夫小屋】的模型。
做完这事儿,他又将游戏视角滑动到化工厂旧址。
之前融合的普通公寓已经完工,原本独立的两栋模型合并成了一栋大的公寓。
而在详情界面中,建筑名称也变为了:普通公寓(中型)
看着括号内的字眼,陈钧不由起了疑惑:“如果对中型公寓使用【建筑融合】,是不是还能将其融合为大型公寓?”
按照初期的土地规划,目前的公寓足矣满足职工的住宿需求,强行再建就会显得囊肿了。
所以这份疑惑只能留着下次有机会再寻求答案。
点击这栋中型公寓的模型,转换到内部视角,陈钧进行了一番远程整理。
将所有物品按照自己的审美摆放后,他又回到上帝视角,在空置的单元格内摆放了【综合服务中心】等各类建筑。
一番连续的操作下来,界面上的【城市吸引力】也上升到了76。
“目前看起来还是空旷了点儿,等装配一些适宜的建筑,再把土地净化完成,差不多就能执行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了。”
现在这块地的建设与陈钧预期中的成品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想将其作为对外营业的活动中心,不仅缺乏必要的功能性设施,一些特定岗位的职工也还需要再行招募。
......
次日早晨,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得益于南都的优良气候,即便度假村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四季的温差也不会过于极端。
至少相对于云州以外的其他州市来说,南都绝对算是全国T0级别的养老圣地了。
今天虽说刮起了毛毛雨,但体感温度仍然是令人舒适的。
每到这个时候,陈钧总喜欢撑把小伞,踩着平衡车,到度假村的各个点位巡视一番。
整个过程对他而言非常惬意。
换句话说,即便不接手度假村,陈钧也早有打算回到家乡发展的打算。
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氛围,与城市中的喧嚣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体验。
呼吸着清甜的空气,他慢慢走到了樵夫小屋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