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与他人比较,除了徒增烦恼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你现在要追求的是自我突破。”
看着满面愁容的李清欣,陈钧安慰道。
他倒也能理解对方忧虑的心态,农家乐那边目前摆出的阵仗确实唬人。
莫说只是一个入行不到一月的后生,哪怕是业内混迹多年的老油条,也很难不对高级技师生畏。
从手艺上来说,Lv4的李清欣与那几位大师已经没有档次上的差距。
任何行业到了一定境界,都会出现边际效应,顶级与超顶级之间,水平差距是微乎其微的。
李清欣现在要弥补的,除了技术层面的缺陷以外,还有体能和耐力。
在进行一些高强度雕刻工作时,合格的身体条件显然更加重要。
至于手艺,只要足够勤奋,她的上限是毋庸置疑的。
想到这一点,陈钧慎重提醒道:“平日里有空就多出去走走,我看你每天就是宿舍、樵夫小屋两点一线,长时间下来身体是要出问题的。”
“嗯...我明白了,老板。”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李清欣实在不敢停下脚步。
但老板这番话,她还是放在心上了。
......
回到办公间,陈钧立刻开始敲定下一步的应对方案。
樵夫小屋这个项目,无论即时收益还是未来潜力,都非常可观。
如今有人想来分一杯羹,度假村没有轻易让出去的道理。
既然对方强行介入,那么只能各凭手段了。
打开电脑,进入游戏,他先查看了一遍当前的数据详情。
【建筑:樵夫小屋】
【等级:Lv4匠心精阁】
【经验值:916/1000】
【当前工具:刻刀、砂纸、线锯、木蜡、G线夹、手电钻、墨线盒、木工胶】
在李清欣及十三位弟子的努力下,最初建造的樵夫小屋,距离突破Lv5只是毫厘之间了。
由于每个建筑等级是独立计算,另外几个新建的屋子,都还处在Lv1阶段。
“老屋子就让高等级学员使用,新屋子留给那些刚刚入门的孩子。”
樵夫小屋各等级之间,除了工具的种类以外,倒也没有太大区别——外观的细微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居民:李清欣】
【等级:Lv4精工名匠】
【经验值:103/700】
【居民每制作一件工艺品,经验值增加一点。】
至于李清欣的经验值,距离进阶下一等级还有很长的距离。
不过现在有了农家乐那边的压力,她大概率会比以往更加勤奋。
“等突破到五级之后,就可以开启下一次雕刻挑战了。”
根据之前的经验,等级每达到新的高度,居民本人的能力都会发生质变。
这种变化会体现在多种维度,包括雕功、手速、巧力等。
理论上来说,只要日复一日的磨炼,就没有征服不了的工艺品。
此外陈钧还注意到,李清欣大弟子小熊的经验值,也已经达到了206/300。
距离进阶Lv3,也用不了多少时日。
“这倒是可以让小屋内多一个帮手。”
对数据有了大致的分寸,陈钧打电话叫来孙虹,安排对方拟出一份樵夫小屋的招生宣传企划。
农家乐那边现在已经朝着专业化靠拢,度假村这边自然不能落下。
原先赛道上没有其他对手,细节方面不必过多斟酌,但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
巷子里出现了卖相更好的酒,想要与对方争夺客源,凭的就不单单是酒香了。
“陈总,云海那边给出的噱头是‘三个月出师’,可咱们这边师资完全比不上啊...”
孙虹的意思很明显,她的思路同样是想在出师时间上做文章,但这就必须要求陈钧出血,请业内的名师来坐镇。
“师资这一点你不用顾虑,只管大胆宣传就是。他们要三个月,那咱们就五十天,并且保证学员拿到职业资格二级证书。”陈钧语气很有自信。
职业资格二级证书,对应的称号是“技师”,只比高级技师低一级。
相比“用木料改变世界”这种假大空的口号,他给出的保证,显然要务实很多。
可办公桌对面的孙虹似乎还是心里没底:“陈总,这可是国家级证书...”
正打算对陈钧科普一下二级证书的含金量,她忽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我明白了陈总!你是想玩文字游戏,先把噱头拉起来,至于证书嘛,可以挂羊头卖狗肉...”
终究是年纪更小一些,孙虹的反应能力比老周快得多,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愚笨。
可陈钧不仅没有表扬她的悟性,神情反而严肃起来:“孙姐,你也在度假村待了这么多年。希塔什么时候要靠旁门左道来进行商业竞争了?”
对方虽然也是为了度假村利益考虑,但这种投机取巧思想在希塔要不得。
除了自降格调、败坏口碑以外,对长远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你只管按我说的去执行,其它事情不用考虑。”
陈钧倒也不是刻意摆架子,但有些思想一旦萌芽,就难保后面不会用相同的态度来对待工作。
这种苗头必须及时掐灭。
“哦...”
尽管内心还有一些疑惑,但看出陈钧面色不对,孙虹也只能低头应下:“我明白了陈总。”
等对方离开后,陈钧仰靠在椅背上,开始深思一些问题。
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营,度假村逐渐有了从低谷往上爬的趋势。
但随着盘子的不断扩大,一些内核层面的东西也必须跟上步伐。
比如管理层的职业素养问题。
这在之前几乎是完全被忽视的的。
想要在波诡云谲的商业战场中的前行,任何方面的细节都必须提起足够的重视。
......
第二天上午,陈钧原本想给自己放半天假,到周围的几个村镇逛一逛。
但樵夫小屋这边却再次有家长前来报名。
虽说现在有了竞品,但对于这些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亲眼见证了自家孩子的变化,哪怕云海那边声势再大,也会坚定选择留在度假村。
这回加入的仍旧是小熊同年级的一些孩子,总共五人。
这样一来,每天前来上课的学生就增加到了18个。
三个樵夫小屋都被占得满满当当。
自从那天加盖之后,附近的总共建起了四个屋子。
现在空余的只剩下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