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模拟游戏能影响现实 第21章 大刀阔斧

作者:璋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5:3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细想下来,之所以会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还是当年选址时,爷爷过于注重风水。

在老爷子那一套观念中,度假村背靠着龙鼎山主峰,这寓意着有“靠山”。

正面朝向远端的湖泊,寓意着“景致”。

可这条中轴线,恰好背离了从市中心过来的主要车流方向。

常规情况下,游客从主干道驾车进来,导航会优先将其引导至距离最近、路最宽的入口。

可这条小径,却恰恰位于中轴线的侧后方。

如果想从主干道直接修一条笔直的路,就必须途径中间的巨大山坳,搞不好还得架设一座高架桥。

以当年的资金条件,想要实现这些操作,显然是异想天开的——即便是现在,度假村也没有能力执行到位。

因此经过评估后,爷爷只能妥协,利用山体的天然皱褶,修建出一条进场道路。

所以,这也算是老爷子留给陈钧的又一个难题。

不过碍于时代限制,造成这一局面也不是对方的刻意而为,过多的提及倒也不必。

晚上回到自己的住所后,陈钧立即打开了《城市模拟》,试图找出一个上佳的对策。

与大学时坐在宿舍里沉浸游玩一样,此刻的他,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块不到15寸的小屏幕上。

就这么边思索边滑动视角。

几分钟之后,陈钧突然眼前一亮:“还真有。”

在度假村西方向另一条路径的交界处,存在着一个废弃多年的防火道。

这一小段堵塞的道路在度假村整体中占比并不大,也算是最容易遗忘的边缘区域了。

陈钧缩放视角。

由于位置处在度假村人流较少的地块,防火道附近长满了灌木,还堆砌着大量的废料。

除了进行整体性的大扫除时,平日里根本不会有人在附近逗留。

哪怕是偷懒的员工,亦或是喜欢独自瞎逛的游客,也不会在这种乌烟瘴气的地方徘徊。

“这一片完全可以清理出来,再改造一下附近的建筑,腾出个小广场,作为度假村的侧门。”

考虑到当前的正门使用年限已久,如果直接进行搬迁,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先将防火道疏通,再从度假村内部平移一些沥青路面过来,把这里演变为“西门”。

时间长了,游客自然会意识到一边出现一条捷径,届时再逐渐将其转正为“正门”。

至于各类服务设施,慢慢调整就是了。

只要有游戏在,陈钧就能零成本的进行无数次试错。

确定好思路之后,他便开始了微操。

首先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遮挡物剔除。

由于这些废料、灌木不属于建筑单位,陈钧只能对其进行移动,无法直接拆除。

好在《城市模拟》是一款拥有Z轴的游戏,除了横向移动以外,他还可以垂直操控这些垃圾。

虽说面对一些零碎的物品,陈钧必须一个个单独操作,但对这类基础操作早已形成肌肉记忆的他,整个过程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几分钟后,所有的遮挡物都被暂且丢到了无人的空旷地带。

接下来,就是利用【地形编辑】,对防火道进行塑型了。

由于交界处与外界道路有接近十米的高差,他必须先将其“捏”成坡状。

很快,在陈钧的微操下,原本90度的陡坡,经过两次回转,演化成了一条“之”字形道路。

在无法修改外界道路的前提下,这可以说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了。

虽说整体失去了对称性,但也让度假村与外界彻底连接了起来。

接着就是最后一道工序,从度假村的内部路,复制一些沥青路模型,将原本坑洼的土地覆盖。

做完这一切之后,基本就达到陈钧预期中的效果了。

虽说看起来没有正门那么气派,但至少也给那些“寻路难”的游客提供了另一条小径。

【城市吸引力:29】

回到游戏的数据界面,陈钧立刻发现城市吸引力上涨了两点。

距离下一个新建筑的获取只在毫厘之间。

......

次日的时候,由于道路初辟,附近的空地又不足以建造第二个综合接待处,陈钧只能临时搭建一个简易的售票桌,并调了两名保安镇守在此。

大概是由于信息差,一个上午的时间,并没有太多车辆从西门驶入度假村。

想着后续还要继续微调一下,陈钧也不打算提前进行通告。

这条道路所处的位置是度假村的冷链站背后,区域非常之偏僻,即便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也不大可能会有人意识到。

“这一片的地形实在太过扭曲,只能作为入口外的小广场,综合接待处还是得安置在里边。”

经过一上午的观察,陈钧确定了这个事实。

按照他原本的思路,是想利用【地形编辑】将空地扩充到足矣安放接待处的大小。

但由于地形限制,即便扩充完成,入口附近这片区域也不足以承载太多游客。

后续必然会出现拥挤的情况。

与其未来再次麻烦,不如直接现在就规划妥善。

......

对西门这边的后续建造有了初步的预案,陈钧又将目光投到度假村的另一边——龙沽河两岸的草坪。

如今化工厂的污染问题已经解决,对这片区域的开发完全可以提上日程了。

按照当初购买地块时圈定的范围,龙沽河左侧的区域,度假村是拥有开发权的。

但河流本身,以及对岸的草坪,仍旧是公家的。

这些年以来,度假村都只将这片区域视作景观道。

一方面是资金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环境问题。

一旦将这块地改造为商业区,河流必然会受到污染。

陈钧自然不会像化工厂那样无法无天,可每次想到龙沽河畔的青草地,他都觉得实在是暴殄天物。

“现在有了清泉枢纽,一些细小的垃圾倒是不会导致河流过度污染。”

“可以先将其中一小段区域作为试点,吸纳一些村民进来搞点小吃摊什么的。”

之所以打这份主意,陈钧不单单是考虑到生意问题。

虽说这可以让度假村周围多一个人群聚集点,但对于客流的影响其实比较有限。

他的深层目的,在于龙鼎山的村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