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从盘活内衣厂开始 第43章 动工前准备

作者:神话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3:33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江县县政府公告栏前的人慢慢散了,但公告上的内容让夏天心里很激动。

这块地,终于归他们了!

赢得不容易,但结果是实实在在的。

但喜悦转瞬就被沉甸甸的责任取代,三个月内,要让机器在这片荒地上轰鸣起来!

军令状不是戏言,时间就是紧箍咒。

在县政府那间有点樟木味和烟味的小会议室里,气氛很严肃,王县长亲自来了。

土地局的张局长拿出厚厚一叠合同,上面盖满了大红公章和骑缝章。

“夏总,不容易啊!”王县长笑着说,话里带着期望和一点无形的压力,“这块地,是你们‘灵韵’公司的了,手续都在这儿,按规矩办吧。”

夏天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拿起那支重重的钢笔,先在旁边的复写纸上试了试,看墨水出不出。

合同里的条款他早就和王县长、张局长商量好了,记得清清楚楚:地块编号XC-1990-04,在城西省道旁边,总共一千二百亩(差不多80万平方米),租期三十年。第一年的租金是六万五千块钱,开工前得先付一半,三万两千五百块……

他又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合同。

笔尖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声音。

最后,他在乙方签字的地方,用力写下了“夏天”两个字。

白秀琴把装着“江城灵韵实业有限公司”公章的盒子递过来。

夏天在红印泥里蘸了蘸,然后“啪”地一声,把章重重地盖在了自己名字上。

这声音,像定音锤,也像冲锋号。

白秀琴站在夏天身后一点的位置,看着合同上那个鲜红的公章和夏天的签名,终于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这块地是他们扎向未来的第一根桩,更是沉甸甸的担子!

回到“灵韵”办公室,夏天摊开那份由他口述核心要求、再请县设计室简陋绘制出的施工草图。

图纸线条有些粗犷,但关键尺寸标注清晰。

他立刻联系了之前接触过的、县里唯一有资质的“江县第一建筑工程队”,谈妥了主体车间的施工。

外围的院墙、工棚等辅助工程,则交给了本地口碑不错、带着几十号老乡干活儿的包工头老杨头。

两份同样盖着红章的施工合同签下,施工队,算是就位了!

资金是命门,好在他早有准备,并为此规划了几条路子。

他带着厚厚一摞材料走进了江县工商银行。

这些材料,是他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的“弹药”:县重点扶持的红头文件、王县长的亲笔便条、十家联营店的正式合作协议、未来三个月的订单预估、白秀琴主笔他润色的《灵韵制衣厂项目可行性报告》、以及过去半年的经营流水。

负责信贷的刘副行长是个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的精明男人。

他翻看着材料,尤其是那份《可行性报告》和联营店合同,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在这个年代,个体户能拿出这么“像模像样”东西的,凤毛麟角。

“夏总,年轻有为,准备得很充分啊。”刘副行长推了推眼镜,“项目有县里支持,前景也不错……不过,十万块不是小数目,你们私营企业,按惯例,抵押物不足的话,额度很难批这么高。”

夏天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坦诚而自信:“刘行长,我理解银行的顾虑,但灵韵不是空架子,灵韵有县里支持的地、有联营店保障的市场、更有解决就业带动经济的责任。”

“除了土地租赁权和未来厂房抵押,我这边还有个方案:已联系好几位实力联营商,愿意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联保?”刘副行长眼睛一亮。

这个年轻老板不仅思路清晰,还懂银行的风控偏好!

让下游联营商联保,等于把还款风险分散并锁定在项目产业链内部,大大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这是非常有效的增信手段。

刘副行长沉吟片刻,又仔细看了看县里的红头文件和王县长的字条,终于点了点头:

“夏总,你这准备工作和思路,确实让人刮目相看,这样吧,十万块额度,年息按基准上浮30%,分三年还清。”

“抵押物就按你说的:土地租赁权、未来厂房所有权,再加上……必须有三家以上实力联营商的连带责任担保,材料齐全,我尽快上会!”

“太感谢刘行长了!感谢工行对我们个体户、对县里重点项目的支持!”夏天用力握住刘副行长的手,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这比想象中的顺利,几个后手暂时也用不上了!

这十万块,加上自有资金和联营店的滚动支持,足够支撑前期建设和关键设备采购了!

这不仅仅是贷款,更是对他商业规划和信誉的认可!

第二天,好消息接踵而至。

联营商吴老板风风火火找来:“夏总!苏省那边有家转制老厂,处理一批保养不错的‘兄弟牌’缝纫机,成色价格都好!”夏天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想要的!

效率就是生命。

他立刻安排白秀琴备好汇票,并带着懂行的老师傅,当天就踏上了前往苏省的火车。

第三天,在苏省某市的老厂仓库,夏天和老师傅仔细验看了那批深蓝色的“兄弟牌”高速平缝机、专业的“飞马”拷边机和锁眼机,机器虽旧,但关键部件状态良好,试车声音清脆有力。

“值!”老师傅点头。

凭借吴老板的关系和现金支付的爽快,夏天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将这批更可靠的“铁疙瘩”收入囊中。

看着卡车满载而去,他心中大定!工厂的筋骨,有了!

当装着机器的卡车驶入江县时,“灵韵”展厅门口早已人声鼎沸。

门口挂出了手写的、贴在硬纸板上的招工启事,毛笔字墨迹淋漓:

“‘灵韵’制衣厂招工啦!

缝纫熟手(自带缝纫机者优先)、学徒工(管饭)、机修工、仓管员、搬运工、食堂帮厨……

首期名额:六十人!

优先江城县城镇待业青年、郊区农民!

待遇面议,月月发现金!绝不拖欠!

报名地点:灵韵展厅内”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县城和邻近乡镇。

对许多没有“铁饭碗”的人来说,家门口的工厂招工,是天大的机会!

小小的展厅很快就被闻讯而来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汗味、尘土味、期盼的眼神、嗡嗡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有背着自家缝纫机来的中年妇女,有穿着干净衣服的待业青年,也有皮肤黝黑、手指粗糙的郊区农民。

白秀琴带着店员小丽、小芳忙得脚不沾地,嗓子很快就喊哑了。

她们在门口摆开两张桌子,手写登记姓名、年龄、住址、有何特长。

粗糙的、带着茧子的手指,在厚厚的牛皮纸登记本上,郑重地写下名字,再用力按下鲜红的油泥手印。

每一枚指印,都代表着一个家庭沉甸甸的期盼。

看着登记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厚,白秀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这不仅是工厂,更是几十个家庭的饭碗和希望!

……

城西那片荒地上,短短几天就变了样。

施工范围区域用竹笆简单的围了一圈,留了个十米左右宽的缺口做进出大门。

这样的围栏防贼是不可能的,主要防止外来人员,尤其是儿童误入施工区域。

碗口粗的木桩子深深打入泥土,醒目的白石灰粉撒出的线条在黄土地和杂草丛中画出巨大的长方形、正方形。

几辆租来的、履带都磨得发亮的旧推土机和一台“东方红”牌履带式挖掘机静静地停在旁边,像沉默的巨兽,等着唤醒这片土地。

空地中央,两间用竹篾席子搭墙、油毛毡盖顶的工棚已经立了起来,这就是临时的“工地指挥部”。

里面墙上贴着手绘的厂区简图和施工许可证,角落里堆着藤条安全帽、铁锹、洋镐和几个搪瓷茶缸。

一张破旧的木桌上放着暖水瓶。

夏天站在工棚门口,脚下是松软的、带着野草根茎和土腥味的新土。

初春的风掠过空旷的原野,带着料峭的寒意,吹动他额前的头发,也吹得工棚顶上的油毛毡哗哗作响。

他望着眼前这片被白线框定的土地,远处是农田和零星的农舍,更远处是蜿蜒的省道,偶尔有拖着黑烟的卡车驶过。

耳边仿佛已经听到了推土机的轰鸣和未来缝纫机那密集的哒哒声。

白秀琴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都准备好了,县工程队和老杨头的人,工具家伙都带来了,就等着你发话,明天能开工了。”

夏天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那片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的荒地,声音低沉而坚定:

“好!明天,准时动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