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中午时分---
央视春晚筹备小组,演员休息室。
“赵老师,你好啊,昨晚演唱的那首歌曲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今天上午更是听到大街小巷全都在传唱。”
作为春晚老主持,号称“活话筒”男主持人第一人的赵中祥老师亲切地与赵半山老师在休息室握手寒暄。
昨晚两人刚刚合作,现在又在筹备组相遇。
“呵呵,不敢当。我也没想到这首歌会这么红。”赵半山很是高兴,邀请赵中祥坐下。
虽然赵中祥过完年就要退休,但两人合作多年,情分还在。
“多喝点我们东北那边的参茶,这东西不但补气养颜,还能延缓衰老---赵老哥,你可要注意身体,不要让人担心。”赵半山把准备好还未开喝的参茶递过去,语重心长道。
“呵呵,都是老毛病了。这么多年落下的职业病。”赵中祥说道,“站的时间久了,这腰椎就出问题,还有我胆固醇高,血压高,人这岁数一大,什么毛病都冒出来。对了,这本书送给你。”赵中祥说着,从助理手里取过一本书递给赵半山道:“我喝了你的参茶,也要回礼才对。这是我几年前出版的书籍,一直想要找时间送给你,可惜咱俩不是你忙就是我忙,老朋友这么多年,也只能在过年筹备春晚的时候见见面。”
“说的也是。当年我们第一次认识时候,我上春晚表演的第一部小品是《相亲》,那是哪一年来着……”
“1990年。”
“哦对了,就是那一年,现在是2000年,足足十年。”赵半山说着接过书籍翻看。
《岁月随想》,扉页有签名。
赵半山看了几页后,抬头道:“这么好的书我一定要带回去好好拜读才行。刚才虽然才翻了几页已经感受到书里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尤其蕴含了赵老哥你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这一点是最有启发的,也能让我好好学习。”
赵中祥听了高兴道:“谬赞了!这本书其实我也只是随便写写,把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的心得体会描述出来,讲白了,就是发发牢骚,当不得真。”
两人谈笑间,央视女主持人倪平手持讲稿走了过来,笑道:“你们讲什么呢,这么高兴?”
“没有什么,随便讲两句。”赵中祥说。
“对了,赵老师,我刚才听总导演说你自己把这次筹备的小品给毙了?!他本来还觉得很不错,准备让你过关的……”倪平说道。
赵半山苦笑道:“是啊,主要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整体表演效果不理想,甚至我自己在表演的时候都没啥感觉,这样的作品又怎么能取悦观众,让大家过个开心的春节?”
“赵老师,您个人要求也不要太高。”
“是啊,一部小品凝聚了多少你的心血,不如在原稿上再好好打磨打磨,就这样舍弃有些浪费。”
“不浪费!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赵半山摇头道,“我宁可重新再彩排一部,也不会把不成熟的,甚至不好笑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赵中祥和倪平闻言,暗自点头。
能够被誉为小品王。
当今国内第一笑匠。
更被外界称为有史以来国内最伟大的喜剧大师。
赵半山老师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
春晚彩排,每次都犹如战场。
很多作品彩排数十次,上百次,稍不留神就就会被导演组枪毙。
以至于有些演员为了能够保留节目,绞尽脑汁向导演说情。
唯有赵半山,他是第一个主动自己把自己作品毙掉的,原因只是觉得不太好。
好与不好,没人能评判。
但赵半山自己心中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观众。
“砰!”
就在三人交谈时候,休息室被人一把推开,一人快速跑进来,嘴里大声道:“赵老师!赵老板!成了!我的老天爷!爆了!彻底爆了!”
助理高文章冲到赵半山面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他脸上,挥舞着手里那叠纸,激动得语无伦次。
“火!大火啊!那首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到处都是!网上!电台!连卖盗版碟的都在放!”
赵半山瞪他一眼,“看看你,像什么样子?见了人也不打招呼!”
高助理这才像是才发现赵中祥和倪平,忙很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对着两人鞠躬致歉道:“对不起呀,两位前辈,是我不好,刚才只顾着高兴,没看到你们!”
赵中祥和倪平相视一笑。
“没关系,我们刚好也听听这个大喜讯。”
高助理这才又激动地把手中打印出来的网页截图和几份文件递给赵半山。
“你看!你看这个!”高助理指着最上面一张截图,手指激动得直哆嗦,“MP3下载榜!新歌榜!飙升榜!全是第一!甩开第二名十万八千里!服务器都快挤爆了!”
截图上是几个简陋的网站排行榜页面,榜首的位置,赫然是那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演唱者:赵半山。
“还有这个!”他又抓起一份文件,“企鹅音乐!刚签的独家线上播放授权!保底分成!还有这个!”他翻出另一份,“好几家SP公司(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抢着要彩铃授权!分成比例一个比一个开得高!抢破头了都!”
高助理激动得在原地直转圈,搓着手,眼里全是难以置信的狂喜:“爆了!老板!这才一天?一天!就一天!现在你可谓一首歌封神!”
他猛地凑近赵半山,声音因为激动而变调,带着一种膜拜的颤抖:“老板!现在要怎么做?是趁热打铁直接起飞,还是再压一压,等他们出高价?!”
赵半山内心激动,表面却十分平静。
他能从草根逆袭到现在靠的可不是运气。
他先是朝赵中祥和倪平两人笑笑,然后回头对高助理道:“你跟我那么久,怎么还这么不成熟?生意这种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就好,不需要问我,我要专心研究今年的小品。”
“小品?哦对了!还有这个!”
高助理猛然像是想到什么,急忙从身上掏出一沓稿子道:“这是北影那个学生,哦不,是锅炉工!他邮寄给你的,说你对他帮助很大,他无以为报,就为你创作了这部作品,请您过目!”
“他还会写小品?”
赵半山诧异了一下,接过去翻看---
赵中祥和倪平也好奇地伸长脖子去看,隐约只看到两个字---
《卖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