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谈中,老者也了解到了青年的底细,知晓他是公孙羽收的关门弟子,名为荆轲,深得公孙羽真传,一身剑术颇为不俗。
荆轲与公孙丽也对老者有了基本的了解,唐姓名雎,虽然现在做些门房的事情,但却是安陵君的家臣,有着实打实的‘编制’在身。
在安陵的五十里地界,除了安陵君之外,也算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年轻时更曾在魏国朝堂为官,至于暮年的他为什么甘心当一个门房,荆轲与公孙丽虽然好奇,但毕竟才刚刚认识,也不好多问。
荆轲与公孙丽也与唐雎的交谈中也知晓了不少关于安陵君的信息,当然,他们知晓的信息都是唐雎想让他们知道的。
公孙丽了解到,自己这位素未谋面的表舅在五年前继承了安陵。
在这五年中,安陵君将安陵治理得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更是趁着今年丰收,来年粮食充裕,亲自带人在境内测绘地形,准备在农忙之后,组织人手兴修水利。
公孙丽对自己这位即将见面的表舅愈发的期待,在她的脑海中甚至不由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
他应该是一英俊的中年男子,祖母她就很漂亮,安陵君身为祖母的侄子,相貌一定也不错,而且他很爱惜百姓,应该有着忧国忧民的气质,是真正的君子。
公孙丽如此想着,只不过,她的想象很快就被颠覆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隐入了西山之中,在远处,有着一行人走来。
荆轲透过窗户远远的看了一眼,见来人麻衣短裤,身上还有泥污,也就收回了视线,他本以为归来的安陵君,现在看来却不是。
安陵虽然只是方圆不过五十里的小国,但安陵君却是实打实的魏国封君,王族之人,是真正的权贵,安陵君又怎么可能真的像农人一般。
不过,唐雎的话却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还十分离谱。
“君上回来了。”
君上?
安陵君?
荆轲起身看向窗外,踏着夕阳余晖回来的几人之中,谁是安陵君?
来人不过四五人,除了一少年之外,其余几人都已是中年,其中更有一人是须发皆白的老者,这几人之中,谁又是安陵君?
那少年虽然居中,但安陵君是师妹的表舅,年龄不应该这么小的?
只是,在来人之中,似乎又以少年为首,若少年不是安陵君,似乎又说不过去。
与荆轲有些相似疑惑的还有公孙丽,在唐雎已经起身的情况下,他们师兄妹两人也走出了门房。
唐雎接下来的举动让他们彻底进入了震惊之中。
只见唐雎迎上众人之中的少年,道:“君上今日可将最后的一处沟渠测量完了?”
“差不多了,待农收之后,就可以组织人手开工了。”少年,也就是安陵君笑着回应道。
公孙丽远远看去,只觉得少年的笑容在夕阳的余晖下给人一种十分灿烂的感觉。
他就是表舅?祖母的侄子?
只见那少年不过十七八岁,皮肤白皙,五官端正而英美,一头长发此时虽然略显凌乱,但却是又黑又密,身材更是颇为高大,即使是与已经成年的荆轲相比,也是丝毫不显瘦弱。
只是身上显得有些脏乱,连带着脸上也有了点点汗水凝固后形成的污秽,但这并没有破坏他的美感,反而让他多出了一种特殊的气质,充满了原始的旺盛生机。
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孙丽有了茫然,她实在很想将面前的少年与安陵君联系在一起。
她更难将面前这个短衣打扮,裸漏的两截小腿上尚有泥污的少年与自己的表舅联系在一起。
“这两位是?”安陵君在回应唐雎的同时,视线也已经转到了荆轲与公孙丽的身上。
只是,他的视线只是在青春靓丽的公孙丽身上停留了一瞬,就看向了长得浓眉大眼的荆轲身上,更准确地说是荆轲腰间的长剑上。
安陵君的视线让荆轲微微有些不自在,在那么一瞬间,他只觉得自己好像成了猎物一般。
“君上,这位是公孙羽的孙女,公孙羽你还记得吧?老君上生前经常念叨咒骂那个老家伙。”唐雎走上前,避开安陵君身边的几人,指着公孙丽向安陵君介绍道。
“公孙丽?”安陵君闻言不由一怔,随即目光中多出了奇异之色。
“君上认得他们?”唐雎本还想向安陵君介绍介绍公孙丽与荆轲,却不想安陵君竟然直接道破了对方的名字。
这让他有些奇怪,老君上,也就是安陵君的祖父因为恼恨公孙羽将女儿拐走这件事情,在府中虽然经常咒骂公孙羽,但却从来不提公孙羽做了什么事情。
久而久之,除了他这般当年的经历者,现在的老人之外,别人根本不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更不知道他们这一脉与公孙羽一家子之间的复杂关系。
安陵君又是如何知晓其中内幕的?
“从祖父留下的书信中看到的,倒是你们,你们这是来投奔我的?”
他竟然只关注公孙丽,对公孙羽这个名字却是直接过滤了。
在安陵君的视线下,公孙丽微微有些不自在,安陵君看向他的眼神实在是太怪了,有因为陌生而展现出的惊讶,他们本就是第一次见面,这样的眼神倒也正常。
只是,那种似乎是因为熟悉而引出的恍然又是什么鬼?
在那么一瞬间,公孙丽竟然产生了一种错觉,安陵君对她很熟悉,早已经认识了她。
可是,她明明是第一次来魏国,之前更是从未见过安陵君,若不是祖父临终前交给她的信,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与安陵君竟然还有亲戚的关系。
当公孙丽不解时,荆轲却是心中警铃大盛,安陵君看向他师妹的眼神实在是太怪了,这让他不由联想到了许多不好的东西。
公孙家在卫国也是名门望族,身为公孙羽的弟子,对权贵之家的阴暗,他并非毫无所知。
这安陵君看似人畜无害,治下又是颇为和谐,但顶不住他本人有什么不良的爱好。
至于安陵君与公孙丽之间的亲属关系?荆轲不敢赌权贵之家的节操。
在荆轲的警惕中,安陵君看向了与自己回来的几人,道:“郑老,今日家中有客,不方便招待了,待开工之日,我们再好好畅饮一番。”
“君上先忙,至于畅饮,以后机会多的是。”
几人纷纷告辞,并不觉得这是安陵君对自己等人的慢待,这段时间以来,安陵君与他们一起行走在安陵的田地荒野之间,一同测绘安陵的地势地形,早已经得到了他们的尊重。
在将几人送走后,安陵君直接来到了公孙丽的身边:“说起来,你还要叫我一声舅舅。”
大概是觉得安陵君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恶意,公孙丽也是勇敢的上前一步,向安陵君轻轻一福,道:“丽儿见过舅舅。”
安陵君看着面前的明媚少女,又看了看一脸警惕之色的荆轲,有些恍惚。
秦国攻破帝丘,卫国君臣不得不迁往野王这件事情,他自然是知晓的,如今荆轲与公孙丽来到安陵,似乎也只有投奔这件事情了。
只是,他们不是应该去了齐国吗?在差不多十年后,又有了他们与秦王之间的故事,在更远的未来,又有了另外一番故事,这怎么就来安陵了?
安陵君心中奇怪,这份心思自然也就展现在了神情之间。
公孙丽、荆轲两人见安陵君的脸色变幻不定,心中不由更加忐忑。
这安陵君实在是太怪了。
身为一个穿越者,安陵君能不奇怪吗?
十七年前,一个婴儿诞生在安陵城,十七年前,一个穿越者来到了这个世界,于是在这个世界,有了一个名为魏明彻的少年。
十七年过去,这个世界也多出了一位安陵君。
公孙丽并不知道此间种种,她不知道安陵君在看到她的一瞬,就已经看到了她的一生。
只觉得奇怪的她回道:“祖父在临终前,曾告诉我,若无处可去,可来安陵投奔舅舅。”
不过,她在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公孙家的亲戚很多,公孙羽的朋友也很多,但他们这一路走来,已经被拒绝了太多次了,其中甚至有着比安陵君更亲近的关系。
他们不仅被拒绝过,更有亲戚,不仅不想着收留他们,甚至还想着将他们抓了送给秦国,若非是荆轲见机的快,武功又高的话,他们未必能够走到安陵。
“突然多出了一个外甥女,也算是好事。”魏明彻笑了。
对于魏明彻来说,突然多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外甥女,让自己的辈分长了一辈,的确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公孙丽这个亲戚,可要比大梁城的那些亲戚养眼多了。
“想来这位就是卫地有名的剑客荆轲了?”魏明彻又看向了荆轲,这位的名气可就要大多了。
荆轲刺秦王,无论在哪个时空中,都是一个极为精彩的故事。
“安陵君也曾听说过我?”荆轲颇为意外,他的名气已经远播到安陵了吗?
“听说过,我对剑术也很很有兴趣,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多多切磋切磋。”魏明彻跃跃欲试。
见此,荆轲越发觉得古怪,这位安陵君的言辞举止,还真是出人意料。
这是一个怪人。
“那是我的荣幸。”荆轲虽然心中觉得安陵君是一个怪人,但毕竟是来投奔人家的,有求于人,自然也要给人家面子。
“丽儿与荆兄长途跋涉,一定累坏了吧?咱们就别在这里说话了,先回家再说。”魏明彻笑收回打量两人的视线,热情地邀请道。
一声回家,直接让本就敏感的公孙丽眼圈一红,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经历了人情冷暖,这一声回家,触碰到了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