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南非共”、MIH、“库斯·贝克尔”、“网大为”、背后股权结构利益链条。
摩尔定律之前文中有交代过了,这里说一些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摩尔定律越不适用,因为理论上硬件的集成,限制于材料,设备,和其他因素,马上要达到物理上的极限,光芯片的更迭速度就更是如此。所以说我们的国运还是很好的。
咱们听过10nm,7nm,甚至5nm,但是近些年听到过2nm和1nm吗,这主要因为芯片的集成度,目前的理论极限就在3nm和2nm之间。
以前手机内光芯片更跌速度就能达到两三代/年,其他材料技术难度更低。所以随着规模化和集成化,同样的产品,越往后,越便宜。
不过到2025年前后,因为芯片和集成电路设计马上要遇到物理上的极限和瓶颈。以前一年内更新两至三代的电子产品。往后在性能上可能一年或两年才更新一代,只能在外观和功能上做功夫了。
所以电脑手机这类产品,如果内核芯片变化不大。真的没必要经常换,趁钱当我没说。
一、“南非共”
文中说的“南非共”指的就是那个国家,历史上前叶由于是白人殖民地。
1948年,伴随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潮,英国殖民统治力量开始削弱,该地区也乘机实现了独立。
南非共的资源得天独厚,上个世纪还是发达国家。
在某人执政后,迅速衰败,沦为发展中国家。
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彩虹之国”,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气候宜人,而且矿产和物产极为丰富。南非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总量占非洲的50%,居世界第五位,并且储量巨大,品质极优。特别是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也被誉为“黄金之国”。
但因为历史原因,一直是白人执政,一直到历史名人黑人总统“曼德拉”执政。
之后南非共,有意无意的让国内一些关键技术和领导岗位,由白人转换为黑人。
更是自废武功,宣布加入核不扩散计划。
全世界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是在1969年南非共完成的。可以想象当时南非的发达。
面对逆转的国家现状,白人只能选择移民海外,其中不乏高技能的人才和管理人员。1994年至2004年期间,有100万至160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移居海外。高技能人才流失直接导致国内众多企业关门,技术停滞不前,加速了南非共的去工业化进程。
大量没有受过教育,更缺乏经验的黑人充斥南非社会后,使得电力系统、交通系统老化后,根本得不到有效维护,逐渐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工业经常因为缺电而影响生产。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黑人南非政府搞的所谓“专才”教育模式。简单说,南非的学校只教授单一专业技能,缺啥教啥,其他扩展性的知识碰都不碰。这其实是黑人政府很清楚同胞的“学习能力”,是为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而设计的快速解决方案。
二、MIH
MIH对企鹅的投资由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子公司MIH Holdings的实际控制人库斯·贝克尔(Koos Bekker)主导决策,但核心执行人与战略推动者是时任MIH中国副总裁网大为(David Wallerstein)。
三、库斯·贝克尔
背景与决策动机
身份:Naspers集团CEO(2001年在任)
“押注用户增长而非短期盈利”(原话载于Naspers 2001年财报)
中国考察:1999年秘密访问深圳,目睹网吧少年通宵挂QQ
历史性拍板时刻
时间:2001年5月
决策依据:
网大为提交的《企鹅用户增长预测模型》(误差率仅3%)
核心数据:获客成本0.1美元/人 vs全球平均5美元
2年内用户破亿→实际提前达成
四、执行关键人:网大为的“深市洞察”
核心角色
职务:MIH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1999-2001)
身份标签:
美国犹太人
精通中文、常驻深圳的“中国通”
发现腾讯的过程:
1999年:在深圳网吧见少年为QQ等级逃学
2000年底:托电信朋友获取后台数据→ 7个月新增3000万用户
2001年2月:伪装成软件买家探访赛格科技园腾讯办公室
五、股权控制链解密
实际控制结构(2001年)
自上而下控制链路
A[库斯·贝克尔]--> B{Naspers集团}
B --> C[MIH Holdings]
C --> D[腾讯32.8%股权]
D -->E[网大为驻深市监管]
终极回报:
若Naspers未减持,2001年2600万美元投资峰值价值超3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