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捏着日军文件的手指微微收紧,纸上“增兵一个联队,三日后抵达黑风岭”的字样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人心里发紧。他抬头看向林玥,声音压得很低:“日军要派大部队来,我们只剩三天时间准备。”
林玥脸上的笑容瞬间褪去,她凑过来扫了眼文件,攥着指挥刀的手紧了紧:“一个联队?那至少有两千人,还有可能带重炮……咱们现有的高射机枪和地雷,怕是不够用。”
“所以得靠积分。”陈峰打开系统面板,目光落在“武器兑换列表”上。4800点积分不算少,但想兑换能抗重炮的装备,必须精打细算。他手指划过屏幕,最终停在三个选项上:
- 88毫米高射炮(可平射):兑换需2000积分,既能打飞机,平射时能击穿日军坦克装甲,还能对付步兵集群。
-反步兵跳雷(100枚):兑换需800积分,触发后会跳至一米高爆炸,杀伤范围比普通地雷大两倍,适合布在阵地前沿。
-无线步话机(10台):兑换需500积分,能让各战壕、制高点实时通讯,避免上次南侧被绕后时的通讯延迟。
“先兑这些。”陈峰果断确认兑换,白光闪过,战壕旁突然多了一门墨绿色的高射炮、几箱跳雷和十台黑色步话机。伪军们看傻了眼,那个当过工兵的伪军凑过来,摸着高射炮的炮管直咂舌:“这玩意儿要是架在东边山头,日军坦克来一辆炸一辆!”
陈峰没耽误时间,立刻分派人手:
林玥带五名战士,把高射炮抬到东侧制高点,校准炮位,同时检修原来的高射机枪,确保火力不中断。
工兵伪军带领十名伪军,在公路两侧和南侧山坡埋反步兵跳雷,每颗地雷间隔三米,形成两道密集的雷区,还特意在雷区边缘插了几根伪装的树枝做标记,避免误伤自己人。
剩下的战士负责分发步话机,每个阵地留一台,指定专人负责通讯,确保任何情况都能第一时间传到指挥部——也就是北侧战壕的预制板掩体里。
忙到傍晚,布防才初步完成。陈峰靠在掩体上,刚想喝口水,步话机里突然传来南侧哨兵的声音:“陈同志!山下村方向有动静,像是有人朝这边来!”
他立刻抓起望远镜,朝着山下村望去。夕阳下,一群村民扛着锄头、背着竹筐,正沿着小路往黑风岭走,走在最前面的是山下村的村长,手里还举着一面红色的小旗——那是上次村民和他们约定的信号,代表是自己人。
等村民走近了,陈峰才看清,竹筐里装的全是馒头、咸菜,还有几罐猪油。村长把东西放在战壕边,抹了把汗说:“听说你们要跟小鬼子打仗,村里连夜蒸了馒头,让大伙送来,也算尽点力!”
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从村民身后钻出来,手里攥着一把晒干的野菊花,跑到陈峰面前,把花递过来:“叔叔,我娘说,这花能清热,你们打仗辛苦,别上火。”
陈峰接过野菊花,花瓣虽然干了,却还带着淡淡的香气。他蹲下来,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心里一阵发热:“谢谢你们,有你们帮忙,我们肯定能守住黑风岭。”
村民们没多留,放下东西就往回走,临走时村长还回头喊:“要是缺粮食,再派人去村里说,我们接着给你们蒸!”
看着村民们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林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馒头,递给陈峰:“你看,咱们不是一个人在打。”
陈峰咬了口馒头,又香又扎实。他看向远处的黑暗,那里是日军即将来犯的方向,但此刻他心里没有慌,只有坚定。他拿起步话机,对着所有阵地喊道:“都吃点东西,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咱们再检查一遍装备,等着小鬼子来!”
步话机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回应,带着几分疲惫,却更有几分期待。陈峰知道,三天后的战斗会比这次更惨烈,但只要他们守住阵地,守住身后的村民,抗日的火种就不会灭。他又看向系统面板,剩下的1500点积分还没动——他得留着,万一战斗中需要兑换急救包或者补充弹药,这些积分就是救命的底气。
夜色渐深,黑风岭的阵地上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有步话机里偶尔传来的哨兵报平安的声音。陈峰靠在预制板上,手里攥着那把野菊花,眼睛盯着远处的黑暗,等待着三日后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