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诡道之南中七劫 第16章 和抚异俗 义释叛匪

作者:彭寅翁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4:25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龙马湖的水汽裹挟着山风,漫过青石铺就的点将台基。台高九丈,以南中特有的青楠木为栏,栏上雕刻的云纹被晨露浸润得愈发清晰。台顶中央,一面“汉”字大旗斜插在鎏金旗杆上,猩红旗面被风扯得猎猎作响,旗角扫过台下排列整齐的蜀军阵列,甲胄碰撞声此起彼伏,如远处雪山崩裂的碎响。

诸葛亮立于台心,玄色纶巾垂着两根素色丝带,被风卷着贴在颈侧。他左手轻握羽扇,扇面上用银线绣的八卦图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右手负在身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先主刘备临终前赠予他的和田玉,此刻正随着他平稳的呼吸微微晃动。他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蜀军,又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哀牢山,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郁。

第一节武耀南中

“带高定、孟尤!”

清越的声音穿透山风,落在台下羁押犯人的队列中,竟让两名持刀卫士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刀柄。片刻后,铁链拖地的“叮叮当当”声由远及近,高定与孟尤被押至台前。

高定身着褪色的皂色布衣,麻布长裤上沾着草屑与泥点,唯有腰间那柄嵌着绿松石的弯刀,还能看出他昔日叟王的身份。他被两名卫士按跪在地,膝盖砸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却依旧倔强地昂着头,虬结的胡须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诸葛村夫,少要惺惺作态!某家既已被擒,要杀便杀,何必浪费口舌?”

孟尤则与他截然不同。他穿着绣着藤纹的短打,双手被铁链反缚在身后,垂着头,目光死死盯着地面,唯有在听到“诸葛村夫”四字时,眼角才飞快地瞥了一眼台上的诸葛亮,随即又低下头去,耳尖却微微泛红——那是羞愤,也是一丝藏不住的畏惧。

诸葛亮羽扇轻摇,扇风拂过面颊,吹散了些许水汽。他俯视着台下二人,目光如炬,却没有半分怒意:“本相今日不杀你二人,也不为审问。只需你二人站在此处,观我蜀军操练。若看完之后,你二人仍觉得能胜我大汉雄师,便放尔等回去,再整兵马,与我蜀军一战。”

话音未落,台下突然响起一声断喝:“末将愿为丞相演武!”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张嶷身着银甲,手提一柄阔背长刀,大步流星地走出阵列。那刀名“破蛮”,刀身泛着冷冽的寒光,刀刃上还残留着昨日操练时沾染的草汁。他走到台前十丈处站定,猛地抽刀出鞘,刀身划破空气,发出“嗡”的一声轻鸣。

“高定、孟尤,看好了!”张嶷双目圆睁,大喝一声,手臂猛地发力,破蛮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刀势如霹雳惊雷,“这一刀,破你藤甲!”

话音落下的瞬间,刀气纵横而出,直逼远处的龙马湖。湖面原本平静如镜,被这刀气一激,竟应声裂开一道丈许长的水痕,水痕两侧的湖水向上翻涌,形成两道小小的水墙,片刻后才缓缓落下,溅起细碎的水花。

孟尤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色,手指下意识地蜷缩起来——他想起去年与蜀军交战时,自己麾下最精锐的藤甲兵,就是被这样的刀气劈开藤甲,死伤无数。但他很快又低下头,强撑着冷哼一声:“不过是雕虫小技,也敢在我等面前卖弄?”

“哦?”一道粗犷的笑声响起,魏延提着血刃刀大步走出。他身材魁梧,赤色战甲上镶嵌着铜钉,腰间挂着两柄短斧,走路时虎虎生风。“既然孟将军觉得是雕虫小技,那便看看某家的本事!”

说罢,魏延手腕一转,血刃刀在手中舞作一团赤色旋风,卷起地上的沙石,形成一道小小的沙柱。他突然双脚蹬地,腾空而起,足足跃起三丈高,随即在空中转身,双手紧握刀柄,对着湖面猛地劈下:“这一刀,断你退路!”

“轰——”

湖水轰然炸开,丈许高的水柱冲天而起,水珠飞溅,落在周围蜀军的甲胄上,发出“噼啪”的声响。水柱落下时,竟在湖面砸出一个小小的漩涡,久久不散。

高定的瞳孔微微收缩,放在身侧的手悄然握紧——他知道,这一刀若是劈在战场上,自己麾下的士兵根本无法抵挡。但他依旧不肯示弱,嘴唇抿成一条直线,死死地盯着台上的诸葛亮。

就在此时,一道龙吟般的刀鸣响起。关兴手提青龙偃月刀走出,那刀与他父亲关羽的兵器一模一样,刀身狭长,刀柄上缠着墨绿色的绸布。他脚步轻盈,却带着一股凛然的杀气,走到台前站定,手腕轻抖,刀光如龙,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残影:“这一刀,取尔首级!”

刀意凛冽,竟让高定觉得颈间一凉,仿佛那刀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却依旧强撑着不肯低头。

“还有某!”赵云的声音响起时,他已经手持云从剑站在了关兴身侧。他身着白袍,银甲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腰间挂着一张长弓,箭囊里插着十二支雕翎箭。他手腕轻抬,云从剑出鞘,剑光瞬间分化成百道,如漫天星辰,同时射向百步外的箭靶。

“咻咻咻——”

剑光闪过,十二支箭靶的红心处,竟都插着一片小小的剑花。蜀军将士见状,齐声欢呼,声震山谷。

最后,王平率领无当飞军走上前来。这支军队身着黑衣,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双锐利的眼睛。他们手中拿着毒镖和袖箭,动作整齐划一。王平一声令下,毒镖如雨点般射出,落在远处的树干上,密密麻麻,竟没有一支落空。随后,一名飞军士兵手腕一扬,一支袖箭“嗖”地飞出,擦着高定的耳边飞过,“钉”的一声钉入他身后的木柱上,箭尾还在微微颤动。

高定的额头渗出冷汗,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他强作镇定,嘴唇哆嗦着说:“技止此耳!若我...若我早有准备,定能破之!”

“哦?”诸葛亮羽扇轻点,目光落在高定脸上,“既然高将军觉得准备充分便能破之,那本相便放你二人回去。你等可在卑水整顿兵马,他日我蜀军兵临城下,再与你等决一死战!”

第二节忠言逆耳

“丞相不可!”

诸葛亮的话音刚落,魏延便提着血刃刀上前一步,刀指高定与孟尤,声音中满是愤怒:“此二人狼子野心,今日放归,他日必反!不如今日就将他们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赵云也单膝跪地,右手按在剑柄上,语气坚定:“某愿立军令状,率三百精骑,星夜赶往卑水,取高定、孟尤二人首级,献于丞相帐下!”

杨仪急步上前,他身着文官服饰,手中拿着一卷文书,语气急切:“丞相三思!高定在越嶲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手下有数千叟人士兵。今日放虎归山,他日他必聚众叛乱,成为我军的心腹大患啊!”

蒋琬也上前劝道:“南中山险水恶,道路崎岖。若高定据险而守,我军强攻,只会徒增伤亡。丞相,此事万万不可!”

众将纷纷附和,台下山呼声一片,都在劝诸葛亮收回成命。

诸葛亮却摆了摆手,羽扇轻摇,目光扫过众将,最后落在高定脸上。他的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相知道众将的担忧,但南中诸夷,素来桀骜不驯。若只靠武力镇压,今日平了高定,明日还会有李定、王定。本相就是要让南中诸夷知道,大汉有天威,更有天恩!只要他们真心归降,本相便会既往不咎,让他们安居乐业。”

高定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又被冷笑取代。他觉得诸葛亮不过是在故作姿态,想要收买人心,却不知这正是诸葛亮“攻心为上”的计谋。

第三节枭雄归山

蜀军大营外,十里长亭。高定与孟尤骑着两匹瘦马,身后跟着几名亲信。他们刚走出大营不远,孟尤便勒住马缰绳,犹疑地回头望向大营的方向,眉头紧锁:“诸葛真的会放我们回去?他就不怕我们回去之后,聚众反叛吗?”

高定冷笑一声,马鞭在空中抽了个响,语气中满是不屑:“腐儒迂阔!他以为放我们回去,就能让我们归降?简直是白日做梦!待我回到卑水,定要集结所有兵力,与蜀军决一死战!”

说罢,他猛地振臂高呼,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儿郎们!你们听着!蜀军要抢我们的土地,夺我们的财产!还要我们进贡黑胸乌狗三百头,三丈斲木三千根!这还不算,他们还要征我们的子弟为伍,夺我们的粮食充军!”

沿途的夷人听到这话,纷纷围了过来。他们大多穿着破旧的衣服,手中拿着锄头、镰刀等农具,脸上满是惊恐和愤怒。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颤声问道:“高王,这...这果真如此吗?蜀军真的要这样对待我们?”

高定勒住马,翻身下马,走到老者面前,单膝跪地,右手按在胸口,语气斩钉截铁:“我以叟王之名起誓!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蜀人狼子野心,想要吞并我们南中,让我们永世为奴!我们岂能坐以待毙?”

群情激愤,夷人们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农具,高呼着“反抗蜀军”的口号。高定见状,心中大喜,当即下令:“愿意随我反抗蜀军的,都跟我走!我们回到卑水,集结兵力,与蜀军拼了!”

夷人们纷纷响应,跟在高定身后,向着卑水的方向走去。等到了卑水时,高定身后已经跟从了数千人,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卑水城外,东吴使者刘阐(御史中丞)早已带着几名随从等候在那里。他身着青色长袍,手中拿着一把折扇,看到高定走来,当即抚掌笑道:“高王归来,大事可成!某已说动雍闿将军,他答应派精兵三千来助你。有了这三千精兵,再加上你麾下的数千叟人士兵,定能打败蜀军!恢复祖业!”

高定大喜过望,当即翻身下马,握住刘阐的手:“多谢刘使者!若能打败蜀军,某定当重谢!”

随后,高定大步走进卑水城,下令将城中的蜀官王士、龚禄押至城头。他亲自提着弯刀,站在城头之上,对着城下的夷人高呼:“今日,我便斩了这两个蜀狗,让诸葛看看我高定的手段!”原来王士被派往益州郡任太守,中途被生擒,龚禄作为继任越越嶲郡太守,也被捉获。

说罢,他手起刀落,王士和龚禄的首级当即落地。高定让人将首级悬在城楼上,又让人用鲜血在城墙上写下四个大字:“蜀汉来战!”

第四节旧恨新仇

探马骑着快马,一路飞驰,冲进蜀军大营,翻身下马,跪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说:“丞...丞相!大事不好了!高定回到卑水后,煽动夷人反叛,还...还斩了王士、龚禄两位大人,将他们的首级悬在城楼上,写下‘蜀汉来战’四个字,公然挑衅我军!”

“岂有此理!”魏延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茶杯被震得跳起,茶水洒了一地。他霍然起身,手提血刃刀,怒目圆睁:“某这便率本部兵马,去取那高定的狗头!若不斩了他,某誓不为人!”

张苞也双目赤红,握着丈八蛇矛的手青筋暴起:“魏延将军,算某一个!龚太守待我等如子,今日被高定那厮所害,某定要为他报仇!”

众将纷纷请战,军帐内气氛激昂。

诸葛亮却默然良久,他坐在案后,手指轻轻抚着羽扇,目光落在案上的地图上,眼底满是沉痛。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多年前,滇池武林大会,有一少年因得罪了南中各派高手,被他们围攻。我恰巧路过,见那少年眉宇间有一股英雄气,便出手救了他。”

马谡站在一旁,闻言心中一动,惊问道:“丞相,莫非那少年就是孟获?”

“应该是,我现在回忆!”诸葛亮叹息一声,语气中满是惋惜,“那时他年纪尚小,却十分倔强。他跪在我面前,发誓说:‘他日若有所成,必报此恩。’谁知今日...他竟与高定勾结,公然反叛我大汉,可能孟获忘记了!”

就在此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哭声。一名士卒浑身是血,跪在帐外,泣不成声:“丞相!龚太守待我等如子,平日里不仅给我们分发粮食,还为我们治病。如今他被高定那厮残忍杀害,求丞相为他报仇啊!”

诸葛亮猛地起身,手按腰间麒麟剑,剑鞘上的铜环发出“叮”的一声轻响。他目光如电,语气坚定:“传令三军!即日兵发卑水,诛凶除恶!若不斩了高定、孟获,我诸葛亮誓不还朝!”

第五节夜议军机

是夜,蜀军大营内灯火通明。中军帐内,诸葛亮坐在案后,案上摊着一张详细的卑水地形图。马谡、魏延、赵云、王平等人围在案旁,神色凝重。

马谡手持一支竹签,指着地图上的卑水城,语气严肃:“丞相请看,卑水三面环山,只有东面一条小路通往外界。城墙岩高十丈,墙面光滑,难以攀爬。城中还有一座大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高定必定会在那里布置重兵。”

魏延拍案而起,语气急切:“丞相!某愿率敢死队夜袭大寨!只要拿下孟获城堡,卑水城便唾手可得!”

赵云却摇头反对:“不可。城墙岩地势险要,高定及孟获必定会严加防范。若强行夜袭,只会徒增伤亡。吾观龙头山乃是卑水城的咽喉要道,只要拿下龙头山,就能切断卑水城与外界的联系,让城中粮草断绝。”

“红岩山更重要!”王平插言,他指着地图上的红岩山,语气肯定,“红岩山位于卑水城西北方向,山势高耸,占此山可俯瞰全城。只要在红岩山上布置弓箭手,就能压制城中的守军,为我军攻城创造有利条件。”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诸葛亮却始终沉默,他手指轻轻点着地图,目光在倒马坎、红岩山、龙头山、卑水城和城墙岩之间来回移动。过了许久,他才羽扇轻点地图,语气坚定:“三路并进!子龙,你率五千兵马,攻取倒马坎,务必切断卑水城的粮草供应;文长,你率八千兵马,攻打红岩山,拿下山头后,立即布置弓箭手,压制城中守军;其余兵马,随我佯攻城墙岩,吸引高定的注意力。”

计议方定,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探马冲进帐内,单膝跪地,语气急促:“丞相!孟获在城墙岩聚兵两万,扬言要...要取丞相首级,用来祭旗!”

诸葛亮闻言,不仅没有发怒,反而笑了起来。他羽扇轻摇,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故人相邀,岂能不至?既然孟获想要我的首级,那我便去会会他!”

众将退去后,中军帐内只剩下诸葛亮一人。他走到案前,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泛黄的《武侯兵法》,轻轻翻开。扉页上,用楷书题着一行字:“赠孟获少年英雄。诸葛亮。”

诸葛亮轻抚着扉页上的字迹,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窗外月色凄迷,透过帐帘洒在他的身上,仿佛让他又看到了当年滇池畔那个倔强的少年——那时的孟获,眼神清澈,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如今这个叛军首领判若两人。

他轻轻合上书本,目光望向帐外的月色,心中暗叹:“孟获啊孟获,你为何要走到今日这一步?若你肯真心归降,我定能保你荣华富贵,像东吴刘阐一样,封你个御史中丞或南中庲降都督,让你在南中有所作为。可如今...你我之间,怕是只能刀兵相见了,但愿迷途知返!”

月光如水,洒在蜀军大营的每一个角落。士兵们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准备明日的出征。一场大战,即将在卑水展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