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陈还躬身谢过老君,言语间满是恭敬。

老君微微点头,话锋一转。

“今天叫你来,不仅仅是为了点你,尚有一事,需托付于你。”

“师叔请吩咐,弟子无有不从。”陈还肃然应道。

老君抬手捋了捋胡须。随及开口道:“人族劫难将临,此劫既是危局,亦是机缘。只是我推演天机,发现此战不仅关乎人族存亡,更与你自身气运紧密相连。此事若成,你本尊自可稳稳避开西游之劫,只是……”

“只是如何?”陈还心头一紧,连忙追问,“但说无妨。”

“常言道:风浪越大,鱼越贵。”老君语气平淡,却藏着考究。

“此事风险不小,你需仔细斟酌。”

陈还沉默片刻,眼中闪过决断,躬身道:“弟子应下了,还请师叔多多指点,是何劫数。”

老君见状,缓缓点头,随即从袖中取出一柄芭蕉扇递去。

“东皇太一赠予你的焚天壶,其内太阳真火过于霸道,你如今尚难掌控,非万不得已切勿动用。这柄芭蕉扇可引动三昧真火,你且先用着。待劫数之后还我便了。”

陈还双手恭恭敬敬接过那柄芭蕉扇,指尖刚触到扇面,便觉一股灵力缓缓流转,似是先天之气。

他心中当即一凛,目光落在扇面上,暗自思量。

这扇果非俗物,观其灵力精纯,估摸着也是先天灵宝。老君连用来扇火的器具都是这般宝物,不愧是道祖。这般想来,原著里金角银角从兜率宫带出的那些法宝,估计也不会太差,后面若是真逢西游,悟空怕是要有得受了。

思绪稍定,他又忆起关于芭蕉扇的渊源。

原著里此宝本有两把,一把正是老君此刻所借,另一把则在罗刹女手中,要到后来唐僧师徒西行取经过火焰山时,才会随着那场劫难现世。而老君这把,与罗刹女那柄能灭火的扇子功用截然相反,乃是专能引动真火的“火扇”。

虽扇中三昧真火不及焚天壶里的太阳真火那般霸道无匹,可陈还再清楚不过,原著里的三昧真火本就远超世间凡火、寻常天火,便是修为不弱的神仙遇上,也需费些力气才能应对。更要紧的是,这三昧真火一旦在凡间兴动,火势极难扑灭,届时对凡间生灵的危害可不小。

他这才恍然大悟,估计这也是当年金角银角在西游路上,即便手握诸多法宝,也始终没有动用这芭蕉扇的原因怕的就是失控伤及无辜,反倒坏了老君的谋划。

念及此处,陈还愈发觉得此事不简单:老君连这般厉害的先天灵宝都肯轻易出手相借,可见那人族劫数绝非小打小闹。背后定然藏着不简单的凶险与因果,否则以老君素来沉稳持重的性子,断不会如此郑重地将宝物托付。

老君见陈还垂首沉思,嘴唇微启似要开口,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那欲言又止的模样,让陈还心头生出几分疑惑。

他抬首望向老君,语气愈发恭敬。

“师叔可是有什么顾虑?若有未尽之言,还请师叔直言,弟子洗耳恭听。”

老君望着他片刻,终是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郑重。

“你所修天仙大道,承的是救苦天尊一脉传承,如今你一身所学,皆出我道门源流。论根源,你本就是我道门弟子。你先前与佛门之人交手,该也知晓,佛门修行之法与我道门截然不同。虽常言道大道殊途同归,可‘道不同’终究‘不相为谋’。往后行事,佛道两家之间,你需坚定立场,心向道家才是。”

陈还郑重点头,顺着老君的话锋问道:“弟子明白,理应如此。师叔是担心,我未来的化身或会归入佛门,故而叮嘱我本尊需始终心系道门,对吗?”

按西游原著,沙僧最后封为金身罗汉菩萨,彻底归入佛门,再无回头余地。老君这话,分明是想让自己在佛道之争里,牢牢站在道门这边。可他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为何老君的语气,反倒像是自己在这场纷争里,有着至关重要的分量?

这心思刚起,便被老君一眼看穿。

老君神色未变,语气平淡的接着说道:“佛法东传,本非我道门所愿,天庭对此也未必乐意。但天道运转自有定数,人族要兴盛,便需佛道两家一同在人间传法;而人族兴盛了,才能助三界众神应对‘它’的存在。所以佛法东传是必然,佛道之间可以有纷争,却只能在不改变这个大基调的前提下,去调整彼此的小势力。”

陈还这才有些理解为什么佛法东传西游取经明明不利于道家和天庭众神,为什么天庭和道教还要出人出力支持,甚至于一路上大力抬高佛教贬低道教,看来也是大势所趋和人族需要。

老君话锋一转,语气添了几分凝重:“你可知,大罗金仙本可超脱三界外,为何不论佛道修士,还是野孤禅之流,证道大罗后仍愿留在三界?便是混元一气太乙金仙那般人物,也不肯离去?皆因‘它’的存在。便是大罗之尊,也逃不开‘它’的影响。你日后若证道大罗,切记,万不可被‘它’蛊惑。”

陈还眉头紧锁,心下一沉。

“‘它’竟厉害到这般地步?连大罗金仙都要受其限制……那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两位前辈居于天外天不入世,莫非也是因‘它’?”

老君缓缓颔首,不再多言,却已印证了陈还的猜测。

一股深深的忌惮从陈还心底升起,转瞬便理清了老君的用意。

自己如今尚未被“它”掌控,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亦是佛道两家都要拉拢的一环。

说到底,他早已不是原著里那个任人摆布的卷帘大将,他的存在,对道门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念及此,陈还暗自盘算,既如此,将来或许能借着这份“价值”,好好织一织道门的关系网,为自己多谋几分底气。

老君话音稍顿,抬手掐诀推演,脸色骤然沉了下来,语气急促。

“人族动乱即刻便要起了,陈还,你速速下界!届时自会有人助你。”

陈还不敢耽搁,当即领命,身形一晃便坠向凡间,直奔南瞻部洲而去。

心底的直觉异常强烈,这场人族浩劫,定然与秦始皇脱不了干系。

一踏入南瞻部洲地界,陈还便展开神念探查,结果让他心头一震。

偌大的大秦境内,那支号称百万雄狮的120万秦军,竟已全数撤离南瞻部洲!

更惊人的是咸阳方向,九鼎悬于上空,周身绽放万丈金光,直冲破云霄,异象昭然。

他心中一动,当即调转方向直奔东海若秦始皇真要兴兵攻打东胜神洲,两军交战之地,大概率就在这片海域。

果不其然,抵达东海时,眼前的景象已然剑拔弩张:秦始皇嬴政亲率120万秦军主力,外加匈奴、百越等部族的80万联军,总计200万大军列阵海上。

身旁还有柏鉴率领的数万五猖兵马,夹杂着各路山精野怪与散修,正与东胜神洲那边的修士大军遥遥对峙,气氛凝重得一触即发。

人族内战,就是老君说的劫数?问题是,双方连玄仙都没有几个,这算什么劫数?

想到这,陈还没有直接去找嬴政,而是隐身进入军营,想要看看军营守备如何。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双方竟都有不小损失了!看来自己来之前就已经开战了!

陈还眉头微皱,心中暗想:这也不对啊!若只是人族内战,何须动用芭蕉扇这等法宝来平息?以后凡间日子不过了?都是火焰山?这分明是以战止战的路数,看来这场内乱背后,恐怕还藏着变数。

陈还不再犹豫,掠过营区,径直朝着秦始皇的中军大帐而去。

帐内烛火通明。

秦始皇身着玄色龙纹战甲,端坐主位,左手王翦,右手边蒙恬,下方则围坐着十数位身着各色法袍的修士。

有人掐诀推演,有人手持舆图指点,正低声热议着东海战场的布防。

陈还的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帐门内侧,众人皆是一惊,议事声瞬间戛然而止。

秦始皇抬眸望去,龙颜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惊讶。

“仙师怎会突然驾临?莫非是察觉前线战局有变,专程前来为我军助阵?”

陈还立在原地,缓缓摇头。

“此次前来,并非为助战而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众人,一字一句道。

“而是要告知诸位,人族即将遭遇一场灭顶大劫。这话,是道祖老君亲口说的。我此番踏入军营,便是要查清,这场关乎人族存亡的劫难,究竟会应在何处。”

话音落下,帐内陷入短暂的死寂。

秦始皇先是一怔,随即与王翦、蒙恬交换了个眼神,三位上位者眼底不约而同地浮起一丝难以置信。

秦始皇上前两步,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仙师,朕明白你素来不喜战乱,也不愿朕与东胜神洲兵戎相见。可即便如此,也不必编造这般说辞来劝阻朕吧?”

“人族大劫?南瞻部洲有九鼎镇住气运,东胜神洲更是一派祥和,从未有异动传出。朕与东胜神洲的战事,特意选在了东海之上,远离人族聚居之地,能有什么大劫?难不成,还能因为一场内战,就撼动整个人族的根基?”始皇对于陈还的话嗤之以鼻只当陈还是因为不满战争为了劝阻而说的谎话。

话音刚落,帐下几位修士率先低笑出声,随后笑声渐渐传开,帐内原本凝重的气氛瞬间变得松弛。有人摇着羽扇,有人捻着胡须,看向陈还的目光里多了几分不以为然——显然,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为了阻止战争,才故意危言耸听。

陈还站在原地,嘴角抽了抽,却终究没再说什么。

他确实无法反驳,毕竟连他自己也不知道,那场所谓的“大劫”究竟是何种形态,又会以怎样的方式降临。

既然劝不动这帐内众人,他只能转身退出大帐。

或许,东胜神洲的大营里,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陈还很快抵达东胜神洲的营地。

与秦始皇大营不同,这里见不到半分凡人将士的身影,放眼望去,皆是身着法袍气息浑厚的修士,粗略一数,竟有数十万之众。

饶是陈还早有预料,也不禁暗自心惊。

若不是秦始皇有五猖兵马坐镇,以凡人士兵的血肉之躯,即便再悍不畏死,也绝无可能与这般规模的修士军团抗衡。

如此看来,秦始皇执意带着庞大的凡人军队出征,恐怕不只是为了与东胜神洲开战,更像是在为战后快速接收东胜神洲的疆域做准备。

用凡人军队掌控城池,用五猖兵马压制修士,始皇这是不赢绝不罢休啊。

陈还立在云层之上,眉头再次紧锁。

“人族大劫……人族大劫……”他低声呢喃,心中满是困惑。

“人族如今气运稳固,南北两洲各有依仗,即便有内战,也不至于称得上‘大劫’。究竟是什么样的劫难,能让道祖老君都特意提及?”

陈还将所有能想到的变数都在心底过了一遍,却始终摸不透那所谓的“人族大劫”究竟会发生在何处。

且不论人族境内修士如云,便是天庭众仙,也靠着人族香火维系信仰,断不可能坐视外力祸乱人间。

总不至于真要天降灭顶之灾吧?

思来想去仍是毫无头绪,陈还索性收了探寻的心思,转身往南瞻部洲而去。

毕竟是关乎整个人族的劫难,届时必然波及到南瞻部洲。既然眼下寻不到半分线索,倒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他打定主意,先回长平仙庙落脚,若真有劫难上门,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便是。

陈还回返南瞻部洲,时隔多日再次踏入长平仙庙,殿内香火气息紊乱,供桌上的灵签自行散落一地。

陈还心底顿时有个不妙的想法,连忙掐指推算,发现人族劫数将至,牵连妖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