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我是巨星 第176章 舆论战

作者:南江雨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7:01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陈蒲离开中影,还没回到怀柔剧组,纪翔就给他打过电话来了。

“《石头》电影破亿,已经有很多负面舆论出来了、”

“都有哪些?”

“第一就是有些观众表示看不懂。”

“那一定是媒体断章取义,瞎报道。我们的观众都是有一双慧眼的,怎么可能看不懂?看不懂还能票房上亿?给我尽力驳斥。”

“好。”

“第二呢?”

“有一些媒体抓着批判抄袭。还有个媒体说某位教授说《石头》抄袭盖里奇的电影《两杆大烟枪》。”

陈蒲冷笑:“扯淡!现代编剧上只有36种故事写法,即使将很多种手法加之在一起再创作,还是不能创造出一种所谓的全新写法。一部电影用了36种故事写法中的一种,别的作品就不能用了?这是导演、编剧人人皆知的道理,某位教授这么说,是不是不要脸了!”

“但是这种言论铺天盖地的。”

“好,你安排宣发,使劲宣传宁郝导演,什么内地电影扛鼎大师,才华三倍于陈蒲的王牌导演,新时代的喜剧之王、席卷一个时代的黑色幽默大师,千年等一回的商业片导演,给我狂轰滥炸,使劲对轰!”

纪翔苦笑:‘这能管用吗?’

“管不管用再说,我给宁郝导演打个电话。”

陈蒲又给宁浩打过电话去:“宁导,你现在在哪里宣传?”

“在沈阳。”

“有人说你抄袭《两杆大烟枪》,你看到相关新闻了吗?”

“看到了。”宁郝心里超级不爽。

此时的他还没油腻,还是比较在意电影品质的,当即道:“我只是借鉴了盖里奇的故事结构,元素都不一样。”

“你以为电影学院的专家教授老师们不知道吗?你以为哪些资深的影评人看不出来吗?你以为豆瓣的文艺青年们看不出来吗?”

“那……那他们……”

“就是有人妒忌你的成就,他们就是想搞你,就像框里的螃蟹想把任何往上爬的螃蟹拽下来。”

“宁导,根据我的经验,接下来一定会有记者故意这么问你,你千万不要回答,脸上也不要有任何变化,直接理都不理。”

“为什么?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广大群众又看不到你的身子!那些媒体记者要是这样问你,就是挖坑等着你往下跳,你只要回答了,就等于跳下坑了。”

“再说了,谁主张谁举证,你不需要自证,你要是陷入自证陷阱,那《石头》就会被打上抄袭的标签了,只要你不回应,那些人永远不值一提。”

“所以,一定要头脑清醒,一定不要被影响。”

陈蒲苦口婆心说了很多,让宁郝感动不已:‘陈导,谢谢你。’

“说什么客气话,我是投资人,电影票房高,我赚的也多啊。”

挂了电话之后,想了想,又给《石头》负责跟对宣发的负责人打了电话,一番面授机宜,这才回到剧组继续拍戏。

刚回到剧组,助理沈梦林汇报:“这周五《剑雨》首映礼,您和吴景导演都要参加。”

“知道了。”陈蒲点头。

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对了,《全民目击》票房怎么样?”

沈梦林笑道:‘导演,你终于想起这部电影了?《全民目击》上映20天,票房4500万,暂列华语电影年度前五。’

“哦,前面几个是哪几部?”

“第一是咱们的《扬名立万》,第二是目前正在上映的《石头》,此外是1.01亿的《霍元甲》、5000万《龙虎门》。”

200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还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银幕少,再加上长久以来内地导演不给力,拍不出好电影,导致观众没什么观影习惯。

5000万已经是华语电影年度前五了。

而且也证明了夏宇、胡君遇到好剧本,也能展现一定的票房号召力。

“知道了。”

陈蒲点点头,然后道:“纪翔现在抓总咱们工作时,谷雨也做了《全民目击》的执行制片人,现在已经是工作室副总了,你也要努力,跟着《一代宗师》慢慢体会,争取早日掌握电影工业化的精髓。”

沈梦林大喜。

他愿意入行,当然也想飞黄腾达,眼瞅着两位前辈纪翔和谷雨都已经成为老总,他自然也渴望自己也可以。

现在老板一样给了自己机会,他当然要把握住,当即表态:“老板您放心,我一定鞠躬尽瘁,认真学习,绝不辜负您的厚望。”

“很好,我喜欢有抱负的年轻人,你接下来不仅要掌握电影工业化的管理手段,还要注重宣传,多和纪翔沟通,多招揽人才,咱们的《一代宗师》要多宣传拍摄趣事,如果有人在舆论批评和学术批判,要有条不紊的筛选,炒热其中最极端的批评,大家都是有脑子的,哪些所谓的舆论批拼越离谱,越夸张,越容易被穿帮,到时候我们上映,质量好的话,还有可能引起报复性消费。”

“是!老板!我在您身边真是受益无穷,随口几句,就是舆论战线的金玉良言,我一定会深入学习,化作我的工作精髓……”

“好了,好了。”陈蒲很严肃的摆摆手:“你按照你的思路做下去,我期待你的成果。”

虽然对方奉承的对,但陈蒲也得表态他是个谦虚的人。

就看这个沈梦林是不是可造之材了。

陈蒲接下来进入了闭关状态。

或者说整个剧组进入闭关。

他们移到沧州,拍抗战戏。

吕俊成为宗师之后,一度在天津很吃香。

但是很快抗战爆发了。

吕俊心怀大义,便果断加入八路军,一边积极传播武学,钻研教授符合实战的拼刺刀战术,一边积极随军打仗,

吕俊的原型是抗战英雄吕俊生,他号称“军中吕布”,战争时期的有一个高光时刻,就是“单人冲碉堡,空手夺机枪”的壮举,还有一次战斗,为了掩护战友撤离,他用大刀砍死了27个鬼子,自己仅受三处轻伤。

陈蒲把这个故事融合到一段戏中,为了掩护战友彻底,吕俊先是冲碉堡,夺机枪,然后又和碉堡里的鬼子高手决斗,对方是日笨一刀流高手,是华北治安军的教官,来这里视察的时候遇到这场战斗,两位高手展开对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